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数学辅导策略

(2016-12-19 18:41:29)

浅谈小学数学辅导策略

                         彭英香

   新课程改革中“面向前体学生”,“必须是学生全体都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素养”为目标,树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教师就得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智力的高低、能力的高低、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等,都是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去帮助那些优秀的学生更优秀、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为此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力求做好学优生、有待进步的学生的辅导的工作。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点滴策略:

一、   学优生的辅导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1.鼓励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优秀生的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要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

2.鼓励学生质疑。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适当作一些指导。

3.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4.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5.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6.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二、有待进步的学生的辅导

     辅导“数学有待进步的学生”,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向这些学生撒下更多的爱,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使他们爱学习数学。在教学工作中我采用了以下辅导方法:

 1.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有待进步的学生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他们的学习。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3.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为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成立爱心联盟,采用1+1的辅导方式。

 4.对差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5.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采用激励机制,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让他们体验成功感。

6.成立一个有待进步的学生小班,推选组长之类的“干部”,进行组内比赛,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在心里建立要学习的意识。

7.利用复习课、课后辅导等时间,对学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方法如: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认真理解题目。完整地读一遍题目要求,说说题意,勾出关键字词。读完以后教师不要忙着给孩子解释题意,而是锻炼孩子,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题目要求是什么意思。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理解正确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让孩子读一遍,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题目给出的要求。如果孩子经过几遍读题还是不能理解正确,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如: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画圈、连线、涂色、填空、计算……);要求怎么做?(把谁圈起来?把什么样的连起来?把什么涂上颜色?……)。正确理解之后再读一遍,加深记忆和理解,然后动笔做题。

(2)独立解决,自己检查。理解了题意以后,让孩子自己答题。答完题后,自己对照题目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题型检查方法不同,但是都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题目要求,对照题目要求检查过程、最后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题,最基本的诀窍是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计算题的要再算一下。

3)改错的方法。孩子自己检查以后再请老师检查,如果发现错误,教师根据错误情况教给他改错的方法。

   A类:粗心的错误。

教师发现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题目要求,然后对过程、答案进行思考。孩子如果自己发现并改正了,就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A,表示这类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B类:方法、知识错误。

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教师可以给他提示。例如:

某题:下面哪一行不一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a. 234   ()

b. 46810   ( )

c. 678    ( )

孩子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是选择不一样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样。教师可以这样提示:“第一行的数字在发生什么变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据提示去思考,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他答案。总之,能让孩子去思考的,教师决不代替。孩子根据提示做出来以后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B,表示这类问题自己还有一些困难,是自己的薄弱点,需要以后多思考、多练习。

C类:无法理解的问题。

有些错误教师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必须要老师讲解方法、过程,帮着孩子做出来的,这类问题请在序号下面写一个C,表示这是孩子的难点,提醒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注意听。

 ④这些ABC符号的标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找到发生错误的根源,同时也帮助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对于A类错误,需要仔细读题,认真检查;对于BC类错误,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的方法,多思考,多练习,再设计类似的题练一练,力争能够在下一次不再成为薄弱点、难点。

这个习惯养成以后,孩子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管制。高年级科目多,内容多,时间紧,复习时有针对性,把书、作业拿出来,重点针对BC类进行复习巩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这样节约时间,轻松愉快。

(4)准备“错题集”。

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错题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也是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的依据。 

总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数学辅导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对课堂所授知识的有益的必要补充,通过辅导,学生会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更全面。同时,教师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时,看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促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优化教学过程。也是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对优等生要引导大于辅导,对后进生要采取有效辅导。我们就要选择适合的辅导方法,合理的把握时机,力争做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种辅导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对学生的数学辅导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对学生做针对性数学辅导时可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以后的教学提供经念。教师在辅导中将充实自己的工作生活,提高业务能力,将会使得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