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心理学家:过度保护有害,0-18岁,父亲的三个不同角色

(2022-08-30 09:09:27)
标签:

育儿

教育

八段锦

分类: 育儿、教育

八段锦(八段锦的心理八八)

20195月,一位父亲冲进小学教室,持刀将女儿的男同学刺死,他说女儿被这名男生欺负了很久。

虽然可以理解父亲保护女儿的心情,但他实在是太心急了。当时还没有确凿证据说明男生有霸凌行为,这位父亲也没有先和班主任、男生家长好好沟通,就直接找到男生使出了终极杀招。

想要不遗余力的保护孩子,让家长很容易做出过分的举动。

01 “铲雪车式育儿

今年3月,美国曝出司法部起诉过的最大一起高校招生舞弊案,行贿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涉及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等多所大牛校,行贿家长中包括《绝望的主妇》主演菲丽希提·霍夫曼等名人。

拔得行贿额头筹的是来自中国的女生赵思雨,她老爸为她上斯坦福花了650万美元。

《纽约时报》评价这些费尽心机的家长是终极铲雪车ultimate snowplows),意思是像开足马力的铲雪车一样,为孩子铲除前进过程中所有的困难、风险和潜在的挫败。

这就是铲雪车式育儿的来源。为孩子包办一切,是全世界父母都爱做的事。

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浩威认为,上一代的父母是根据传统社会流传已久的规则养孩子,而且整个社会、大家庭,都会成为父母的后盾;

但这一代父母几乎是第一代自己负责养孩子的父母,一切都要从头学习,自己摸索。育儿书籍空前泛滥,专家也是一箩筐一箩筐地出现,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消化和反思,整个社会都还乱糟糟无法统一,更不要说个别父母。

焦虑的父母,整天担惊受怕把小孩死死拽紧,过度保护,结果就是剥夺了小孩通过探索完成成长的机会。

过去小孩的生命力是在野地放生中释放的,人际关系水平交往的能力也是在打打闹闹的同伴交往中获得的。他们怕老师和家长,人际关系中的垂直能力不足,但是有所畏惧也不都是坏事。

那个时代很少有动辄就开车撞死同龄人的跑车少爷,或者和宿舍同伴相处不好就下毒的大学生。

但是现在的小孩不一样,他们很自我,却缺乏应对交际压力的能力,一切都由长辈搞定,因此遇到关系上的挫折就容易出现极端行为,找不到合理的解决之道。

我们身处一个晚熟的时代。年轻人长不大,父母也没成熟。一群不成熟的父母,在拼命用自己错误的观念教育孩子。

02 父亲的角色

太过认真投入教育的父母,要小心自己的努力反而耽误孩子的未来。卢梭曾经说过: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特别是父亲,对教育的力度把控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专门研究父亲角色的心理学家兰波在《父亲在孩子发展中的角色》一书中说,父亲最重要的作用,是存在,而不像母亲更多的是互动

0-5岁的时候,父亲是不可或缺的第三者,当孩子从依赖母亲开始向外探索,心理上需要追求独立的时候,父母成为ta安全的第三者,让ta可以没有罪恶感地离开。

6-12岁学龄期,父母是有权威象征的角色典范。父亲要发挥权威感,为家庭建立规范,并且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内在建立道德心。

13-18岁青春期,父亲是儿子的竞争对手,女儿的第一次异性关系。

这个阶段的男孩,需要父亲在身边成为性别认同的楷模,又要在认同之后发起竞争,这种竞争对男孩是有利的,能帮助他们发展男子气概,所以父亲不要过度打压青春期的儿子(打不过也很没面子的~);

而女儿是在和父亲的互动中,形成日后与异性交往的模式。

青春期的小男孩欺负女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喜欢,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候当父亲的不是先想要干掉他,而是教女孩要怎么理解和处理这种关系。

我就曾经在校门口看到小男人女同学的父亲,对她的男同桌耳边大吼,你再欺负我闺女试试!

那个男同桌的父母我认识,都是通情达理的,但是这个父亲不先和他们沟通,却直接去威胁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去了。

保护女儿的父亲,有时候看起来就像吃醋的丈夫在宣誓主权。他们这样做就真能保护住女儿一辈子不被欺负吗?

父亲宠爱女儿当然好,会增加女孩的自信;但是过度保护,会让女儿不愿意发展自己的能力,甘愿做被保护的角色,误以为男人都会围着自己转。

等到她们择偶的时候难免会失望,只能缩小范围在愿意当爸爸、无条件容忍自己任性的男人中选择,会丧失很多和优秀男孩交往的机会,这就是公主病

傅园慧的爸爸在真人秀节目中就曾经说,我希望女儿找我这样的,不过我觉得她很难找到对她这么好的。

傅园慧在那个节目中被羡慕有一个无条件支持她的父亲,但也被有些人骂做巨婴,因为父亲照顾得实在太好了,日常生活完全不用她操心,她有小孩子的率真可爱,但在相亲节目里好像又缺乏点女性的魅力。

爸爸这次让傅园慧自己出来面对异性,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当儿女要恋爱结婚的时候,父母就会发现,有些事情真是他们无法代办的,而且之前过多代办的问题终于要付出代价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不好的一面是都不成熟、都在成长,到底谁给谁当爹(娘)呢;但是好的一面,也是在彼此影响中共同成长的感觉。

父爱如山,如果这座山过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反而跑到孩子前面去了,他带来的压迫可能比不作为更糟糕。

父亲应该是像山一样稳定的存在,看着孩子在前面奔跑,无论跑得多远,孩子只要一回头,就可以因为看到山的存在内心很安定。

无论孩子什么时候感到难过或无助,都可以投入山的怀抱。这才是父亲最大的意义。

 

 

 

(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364410237998762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