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鼓励性教学
(2023-11-20 17:46: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巧妙地结合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地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为高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人人都不喜欢被指责、被挑错,但人人都喜欢被表扬、被鼓励,尤其是孩子,他希望被老师认可,被老师接纳,被老师赞扬,当然了,“夸”,不是无根据地夸,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你真好,你最棒”这类话不可多用,那会让孩子过分依赖表扬。我们赞美孩子,需要技巧,研究发现,我们有一个赞美模型:FFC模型——fact事实、feeling感觉、compare比较。比如,我们经常发现,班级里总是有一个不爱讲卫生的孩子,他的书桌和周围的地面总是脏兮兮的,还有很多纸屑,你说了无数遍,没有改变,既然唠叨无数次没有用,我们不如换个方式,比如多观察,观察孩子在这方面的优点,即使他只是把纸屑扔进垃圾桶,我们也抓住机会夸,我们使用这个FFC模型的意思是:事实:老师没提醒你,你就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了;感觉:这让老师很欣慰,看你把地面保持得很干净,老师真的很高兴;比较:你看你扔的多准,直接就扔进垃圾桶里面了,比以往扔的都准。
这种方法,在学习上还可以适用在学生做作业上。比如说孩子做作业时拖拖拉拉的,但他肯定不会永远拖拉的,总是有不拖拉的时候,或者说,即使拖拉,但总有作业做得好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某一刻的态度,我们都可以用赞扬的方式激励他朝好的方向前进。《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所以,作为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抛去“讲道理”,从孩子身上发现亮点,找出优点,每天找机会夸他、鼓励他,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更爱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