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笔好久,挣扎些时,终于鼓起勇气正襟危坐,敲起键盘,开始码字。
这几年,因不想糟蹋文字,也不愿自甘堕落,用读书填补先天不足。一部《世界文明史》,卷帙浩繁,洋洋洒洒,耗时三年终于啃完。
不管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所涉及人物及事件,众多都是闻所未闻的,没有附庸风雅地浅尝辄止。试问有几个女性能经得住佶屈聱牙的词句考验,有几人能有精力和毅力读完,深感自己不一般。
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继续我的文字之旅。用这几行方块,先开个头。
岁过中秋,不去想什么是有意义的。只要能使自己快乐,一杯解渴的水,一碗暖心的面,在我的眼前都光芒四射。孤独时曾扪心自问:我荒废一生了吗?满足什么?说起来似乎都乏善可陈,没有炫耀之处。如杨绛所言“我终不是那八面玲珑的女子,讨不了那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
心里的杂念偶尔会纷纷扰扰,心情在患得患失中起起落落。
想当初,十八九岁开始立业,二十几岁玲珑起发髻,终结了一个阶段。每天上班,还是一如既往地整理好妆容,梳理好情绪才启程。
病毒来临的时候,背起行囊,以说走就走的痛快,毅然决然奔向彩云之南。此时山河寥落,人气稀薄,能用看风景的心情抗病毒,内心就不会恐惧。出走,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我笃信!
曾几何时,被感情缠绕,被亲情折磨,被人情牵绊,跌跌撞撞地走进了人生的下半季。灰色的日子里,被心事绑架,被情绪囹圄,被焦虑困扰。头疼的时候,眼前一片凄迷,顿觉人生苦闷,世事烦忧。
常被世俗人情所烦恼。感觉人是复杂的方程式,求解半天也未必有解。有些人你再走进,也找不到心门的把手。永远不要低估自己身边的人,要学会欣赏和原谅,宽容和豁达,用入世的行为,出世的情怀对待人和事。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心大了,大事就小了。
中年以后,生活应该做减法,减掉不必要的社交,用知识充实头脑。偶尔会约三五好友,听琴酌酒,谈诗论画。一半清欢。一半释然。
今年四月,和朋友一起看桃花。春风十里,桃花嫣然。不料出现了极端天气,雨雪交加,宛如寒冬。恰是“忽如一夜寒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和“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的意味不一样。心疼那一树树桃花,没开尽兴就被摧残糟蹋。友人们也都愈发感慨。
朋友发来几个文字:上次南海公园匆匆一游,太多遗憾。
是遗憾于没有在桃树下许愿?还是说不出口的话语?这也许永远是个谜。
这个年纪的朋友相处久了,思念会变成一条冗长的线,心是端点,向他的方向旋转,情感是两条双曲线,纵轴是临界点,无限接近但永远也不能到达零点。
人生如月,大概有遗憾才有圆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