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以它悠久的历史闻名遐迩,它是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历经10代皇帝,在历史上存在190年。
去过西夏三次,每次都觉得不虚此行。
第一次去看西夏王陵。
它高高耸立,虽已残垣断壁,仍不难想象当年之辉煌。它被誉为“神秘的奇迹”。王陵结合雄浑的贺兰山,那戈壁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之感。在诠释了西夏历史文化之际,感受到高山戈壁浑然一体的西部风光。
第二次去看贺兰山。
蒙古语译为“野骏马”的贺兰山,它层峦叠嶂、气势恢宏。漫步在它的脚下,听溪流潺缓的流淌,思绪穿过地平线,仿佛已穿越时空,和古人座谈。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到:"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树交驰日夕闻,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写尽了男儿奔赴沙场,诠注了热血男儿报效国家的牺牲精神。
来到西夏,总有几分猎奇之心。这个在战火中湮灭的西夏王朝在历史典籍上记载极少,《二十四史》上也没有对西夏王朝的记录。如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谜。考古发现,迦陵频伽是梵语的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是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是佛教“极乐世界”之鸟。
历史的足迹在脚下铺展开来,场景在脑海跌宕起伏。那血雨腥风的战场、那扑朔迷离故事,那金戈铁马,那锦香秀玉,仿佛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如今站在现实的一端,我们应为后人做些什么?该怎么谱写历史?
淡出名利,让精神富有起来,让心灵高贵起来,才是当下所做的。
滔滔黄河水,淹没着历史的尘埃,它永远奏着奔腾的主旋律。
最后一次去西夏,不是为了游山看岭,而是带着求医的心情去医院。
凌晨四点,天色灰蒙晦暗,坐在西驰的列车上,倦怠席卷而来。头总有几分不清净,因失眠,两夜没有合眼了,神经千丝万缕扯着疼痛,整个人无精打采。
车窗外,晨风夹杂着沙尘,柳枝刚刚吐出的新绿也被折腾的支离破碎,树在风中摇撼。列车忽悠忽悠的颠簸,朦胧中,进入了浅睡眠,等睁开眼睛,车已停靠在站台。
下车,耳边寒风呼啸,风扬起飞尘,肆虐的睁不开双眼。风卷起我的长发,夹杂着寒气,让人心里簌簌发抖。往日亮丽的城市今天也显得萎靡不堪,如我颓碎的心情。
择这个天不作美的日子去看病,心是郁悒的,忐忑的。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期盼早点到达医院,当医院终于在眼前出现,心竟然平静下来。
先去看西医。女医生的态度叫人生畏,我细细讲述病史,她听得不耐烦,匆匆给我开了个方子。因为我怕吃西药,没有拿她下的药,就去看中医了。
到了九楼,一个七十上下的老医生坐诊。她笑容可掬、和蔼亲切。仔细的给我把脉,并望闻问切,说的竟和我的情况那样相符,见到她,仿佛抓到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曙光。抓完药,心情清朗了几许。
明天恰好是五一,人们三五成群的在亭下闲谈,新座旧友、老街疏柳别有一番韵味。让人想起“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宁夏有几分宁静,来到这里的人,心可以到处悠然,宛如宁静的夏天。我喜欢这种悠然的环境,它摒弃了浮躁的心,使人能在静中体味生活,感悟人生,情感诗意的绽放。
时近中午,料峭春风微寒。 倚在美人靠,看万枝香袅红丝拂,满庭皆春草。心情被春色染绿了,失眠的心情在向我挥手道别。
离开西夏是在黄昏,这时风住沙止。眼前,紫藤铺展开来,像一帘紫色流瀑泼洒。没有桃花的招摇,没有杏花的冷凝,默默奉献。这让我想到那位和蔼的老医生,在我
心情最黯然的时候,给了我希望和慰藉,如明月入怀、如清泉映秀。
尽管时光流逝,她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年的春色,永远是静静开放的紫藤。
西夏令人怀念,更让人怀念的是像老医生那样的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