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路过山西好几次了,视野里除了灰蒙蒙的远山,剩下的便是不透气的厚云。车窗外的景物如浮光掠影一闪即逝,不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脑中只留下苍凉和悠远。
说起山西,两个响当当人物留在我记忆的某个页码。一个是“奸佞名气九州扬,昔日山西土霸王”(据说)的军阀阎锡山;一个是“聚敛有术、贪财误国”(同样是据说)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在官方媒体,这两个历史人物多以“反面形象”出现。再加之在晋中民间流传的《摇篮曲》:“我娃娃亲,我娃娃蛋,我娃娃长大了捏蓝炭,捏不来蓝炭吃不上饭……”还有“走西口”中“引车卖浆、织席贩履”的小商小贩……山西给我的印象大半是土瘠天寒、物薄人稀,锱铢必较,思维就这样被他人“格式化”了。
偶然在一本杂志中看到宋蔼龄出嫁时的情景:她坐着一乘由十六个农民抬着的大轿,进入孔祥熙的故乡山西太谷。她惊异地发现了一种闻所未闻最奢侈的生活。这段文字完全颠覆了我的常规思维,血液仿佛滞留在脉管,那一刻起,我在错愕中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拜会一下这个古代的晋国,今天的山西。
今年的十一,我才算真正地去了趟山西。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去了才知道山西人曾做过纵横天下的大生意;去了才看到山西有那么悠久的文化渊源。真所谓“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甚至偏见而羞愧不已。
第一站去的是榆次的常家庄园。步入常家花园,宛如走进历史文化的隧道,无处不散发着它钟灵毓秀的品格和含而不露的底蕴。长街牌坊、高门大院鳞次栉比;亭台楼榭、影壁花墙琳琅满目;楹联匾额、书法碑帖目不暇接;砖木石雕、彩绘挂落俯拾皆是……这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无言的诗,是立体的画,更是凝固的奢华。常氏这样的名门硕儒,每一条砖缝里都浸透着儒家文化,每一个卯榫铆接中都契合着中庸思想。作为常氏理念的物化形成,无论从规模、气势、结构、布局,堪称华夏民间故宫。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按着为社会贡献的大小,把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级,“重农抑商”两千年,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而晋商却把“商贾”之事做到了极致。人云:商分三级,最低档次为奸商,所谓“无利不起早”“见利忘义”也;中等层次为儒商,本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奔走于商海;最高境界则为佛商,经商不是目的,是手段和途径,聚财为了救赎世人,经商为了普度众生。
常氏家族为儒商的翘楚:
常氏始祖于明弘治年间从太谷迁到榆次,从“牧羊人”起家,至乾隆年间就已经财源茂盛、富甲一方,开拓了“敢为天下之先,驰骋五湖四海”的万里茶路,称之外贸世家。18世纪中叶,俄蒙对茶叶的需求达到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境地。传统的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但山西商人,反其道行之,是“学而优则商”,即把最优秀的孩子,送到生意场,从小让孩子受到完善的儒家思想教育。代代儒贾相长的常商世家,把“儒商”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站去了平遥。平遥是中国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与云南丽江难分伯仲。为今人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以票号最为著名。
日升昌票号前临繁华街市,面阔五间的铺面,门匾上“日升昌号”四个镏金大字熠熠生辉,辅以五级青石台阶,加上沉重厚实的黑漆大门,使人感到宏伟壮观。进入狭窄的前院,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挤得密不透风,几无立足之地。前院是当年的办公场所,中厅廊柱上悬挂着一幅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先行”,依稀可见当年票商在商海中纵横捭阖、翻云覆雨的胆略和豪气。
“北京兵变”期间,风云变幻,狼烟四起。在战乱中,票号现银被劫,贷款收回困难,存款又遭挤兑,银根告紧,资金周转不灵,大多数票号惨遭倒闭,日升昌和晋商其他票号一样,一蹶不振。虽有不少有志之士努力奔走,惨淡经营,欲挽救票号于危难之中,终无回天之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日升昌票号就这样伴随着产生它的封建大清王朝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看如今的日升昌票号,虽又尽现当年门庭若市的繁华景象仅仅是供后人参观瞻仰的一处古迹了。
回去的路上思绪万千,山西文化将儒家的“入世、治世”,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佛家的“无缘大慈,通体大悲”完美地柔和在一起。想起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时期,特别是“大革文化命”的年代,多少美屋峻宇,廊厦榭栏,一夜之间被毁弃,凝固的文化瞬间千疮百孔、断壁残垣。几千年积淀的文化思想和精魂被扬弃。可笑至极呀!
当豪华、自然、欧式、经典、庭院等概念,一个接着一个缭乱现代人的民居视野的时候,传统民居以不再符合现代人的民居理念,人们将不再留恋如今简陋的居室。狠心地在岁月斑驳的墙上画上一个圈,中间还有一个张牙舞爪的“拆”字。
在“拆”风一片劲吹中,是否拆掉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基石?我们将如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永恒的史诗。山西民居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凝固的艺术,更是凝固的奢华,凝固的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