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木子李吴
木子李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489
  • 关注人气: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08-12-11 23:24)
标签:

杂谈

课堂提问与启发性

——听《后赤壁赋》的鉴赏课后的思考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李建辉

 

课堂提问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非常重视这一手段的运用,但如何才能使课堂提问不流于形式,真正富有启发性?对此,今天听完五节同教《后赤壁赋》的鉴赏课之后,我有了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提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讲读到《后赤壁赋》第一段,教师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这几个写景句子,这样提问:读这几句你感受到怎样的意境?结果学生“启而不发”,尽管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学生反复吟诵这几句,学生的回答还是不在教师预设的答案“落寂空明”之内。这里且不说,教师应不应该预设标准答案,只想就这样的提问是否贴近学生实际作些分析。作为生活在大都市的高中生,整天几乎都穿行在钢筋水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短篇小说欣赏
 2 课《促织》:变形的故事(教案)
李建辉
 

教学要点

 1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2 分析小说的思想主题

 

第一课时(200788 星期三)

内容 理清思路,把握小说情节

 步骤

一 快速串译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课文有关的文言词句

 (给学生提供了课文翻译,《第二教材》中有较详细的文言词句的归纳)

二 结合课后的练习一,讨论如下:

 1 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

(明确:故事发生在背景是,朝廷以斗蟋蟀为时尚,各级官员通过征集蟋蟀而盘剥百姓,而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恶人借机把蟋蟀囤积居奇,从中鱼肉百姓,经常是征集一只小小的促织,就要弄得几户人倾家荡产。)

 2 里正与里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成名被迫充当了里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