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轉:《西周金文历谱述略》(下)的一处勘误
刘桓
我在《北方论丛》2015年第5
山水觀
龚鹏程
時間:2016.9.23
地點:杭州富陽,富春山館
由大連、汕頭、潮州、南京、濟南、曲阜浪遊返底燕京。知道我與趙峰兄編的《書法速成教材》已快下廠了。此書是前此我出版《學書九十二法》的擴大延伸,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不敢誇說是目前最好的,但確實盡心編了。
《書法速成教材》序
《中國歷代經典碑帖羅振玉卷》前言
龔鵬程
前兩天與國務院中國國學中心李文亮、朱翔非諸兄談制禮作樂事,問到歲時節慶用樂的問題,一時還真不好回答,因此想到了以日本來做參照。
日本的雅樂,一般說,當然說是活化石,是中國古代雅樂的傳承,是足以令中國人汗顏之古樂。但事實上它是日本古代音樂的統稱。內容包括唐、天竺、林邑、高麗、新羅等地傳入日本之音樂,以及依此淵源而創作之曲與舞。由於它整體上都使用雅樂樂器、依循雅樂的法則、旋律、演奏法,故與後來受西方影響的音樂體系不同。
但最主要的不同,恐怕還不在樂器和演奏法這類“技”與“器”的層面,而在其精神領域。雅樂主要用於祭饗等禮儀場合,具有神聖性,要體現人們對事、對尊長、對鬼神的敬意,還要體現人的活動是與天地運行之道相結合著的。故是天道倫常之樂,非世俗之聲。在西方,只有聖樂可以比擬,但聖樂
《孙禄堂传》序
龔鵬程
中華文化復興
復興,是近代較流行的詞彙,台北就還建了一座復興崗,也就是復興基地的意思。但這個意思古代較不通行。古代一般只說中興,例如夏朝少康“一旅中興”、漢光武帝“中興炎漢‘等。復興是較西式的詞,意義大抵採自歐洲之文藝復興。
但不管中興還是復興,前提都是國勢或文化已衰,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