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宇森·徐克——双雄喋血的1989和2006(下)

(2006-02-10 16:14:09)
分类: 八卦掌
同样是1989年,在那个激荡困惑的时代,吴宇森与徐克平和分手,转而自组电影制作公司。和徐克电影工作室一样,吴宇森电影制作公司(后来改名为“新里程”)亦由“金公主”投资。当时皆传二人反目,但事实是吴、徐虽然友情转淡,却依旧保持联络,后来徐克执导演艺界公益电影《豪门夜宴》及《双龙会》,吴宇森都有份出演,如此看来,两人关系远未差到曾经亲如兄弟的狄龙、姜大卫最终形同路人的疏寞境地。
 
吴宇森·徐克——双雄喋血的1989和2006(下)
 
仍然是1989年,徐克的电影事业遭遇了第二波低谷,勇于尝试多元创作的结果居然是影片多不卖座,个人之受挫感可想而知。反观自组公司的吴宇森则抱负满腹,筹划已久的《喋血街头》开镜在即,放开手脚的自主创作令他如鱼得水。——充满雄心的战争视野,硝烟中考验兄弟义气的人性刻画,个人与时事的交集感怀,动作与音乐协调流畅的街头殴斗,喋血枪林的恢宏场景调度,《喋血街头》不仅完美抒发了导演的成长记忆和个人情怀,而且颇具史诗气象,亦成为吴宇森迄今电影创作的绝唱。然而,1989年正埋头创作并时时沉浸其中的吴宇森不会想到,这部将于次年上映的心血之作会遭遇票房惨败。1990年,将是吴宇森的滑铁卢。
 
吴宇森·徐克——双雄喋血的1989和2006(下)
 
忆完往昔,再看2006,我们会发现徐老怪与吴大师的时下境遇,居然与十几年前有如轮回,颇为相似。两人近来事业再次走低,徐克自《蜀山》票房失利后,至今一蹶不振,《黑侠2》、《僵尸大时代》、《散打》虽然题材类型各异,可惜尽皆反响甚微。去年《七剑》犹如89年的《夕阳之歌》,野心勃勃,却毁誉参半,票房亦差强人意。吴宇森转战北美影坛,本来春风得意,但因战争巨片《风语者》的惨淡收场,加之近作《记忆裂痕》平平无奇,好莱坞强势导演地位岌岌可危,这两年竟无新作问世。
 
吴宇森·徐克——双雄喋血的1989和2006(下)
 
与之对应的是,二位大师在创作陷入困境时却接连获得荣誉,正如1989年的徐克被香港《大影画》杂志评为“80年代十大导演”之首,1990年吴宇森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在2003和2004年,徐克、吴宇森则相继在香港星光大道上打手印,电影成就得以彪炳世人。另外,2004年徐克受邀做戛纳评委,2005年吴宇森亦担任戛纳评委,并荣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于某种程度上更是对二人的专业肯定。
 
吴宇森·徐克——双雄喋血的1989和2006(下)
 
纵然眼下的2006与徐克的1989或吴宇森的1990都有龙游浅滩、英雄受困的共同境遇,但不同阶段的发展结果,又是否一样呢?十几年前,徐、吴虽然面临低谷,却愈败愈战、舐血思变,分别以新派武侠片《笑傲江湖》和浪漫枪战喜剧《纵横四海》重新崛起,再创事业巅峰。时至今日,徐克回归擅长类型,《七剑2》蓄势待发;吴宇森尝试古装战争史诗,将导内地大片《赤壁大战》,看似皆有廉颇之勇。然而,已过天命之年的两位大师创作心态能否跟上时代?固守风格之余能否有所创新改变?都是很多人深为担忧的问题……
 
1989,无论荣辱得失,双雄同在喋血奋战,
2006,已然功成名就,双雄老来尚能喋血否?
 
 
吴宇森·徐克——双雄喋血的1989和2006(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