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人文/历史驾车公德 |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价格的一路走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有车一族。亲自驾驶一部喜爱的坐骑,不仅方便了出行,在一些人眼里,也成了身份的象征。可“身份”这东西,有时候就像一台电脑,光硬件配置高还不成,还得有相应的软件跟它相配套。
比如平日里出门,发现人们对个别行路生猛的“酷”司机,多数颇有微辞,而期待他们更新升级的“软件”,似乎也不外以下几点:
一、下雨天,在小区门口,或是红绿灯转角处等行人密集的地方,适当地减减速,尽量少让飞扬四溅的水花,卷着马路上的污泥浊水溅到别人的身上。一马当先、高歌猛进的感觉固然很爽,但是这种乘风破浪的项目,似乎更适合在海面上驾驶帆板,如果在马路上,就会累及无辜。在和谐社会里这样办事,不和谐。
二、在路面上遇到前面堵着个磨磨唧唧的新手,尤其是他的车子又忽然熄火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不能帮就等一下。在那叽哩哇啦地埋怨甚至骂街,非但于事无补,而且会让对方更加手足无措。遇到个老实的,听到你的斥责会心慌意乱,可是越慌,车也就越摆弄不走。遇到个脾气暴的,骂急了过来抽你一顿撒撒火,也不是没有可能。
三、不要因为自己开了一辆好车,就在街头友情出演挑战极限的飙车大戏,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车速不遂自己的心,就摇下车窗对人大吼一声:“真他妈面!可惜了这么好的车给你!”车速的快慢,固然可以体现一部车的性能,却未必能完全反映档次的高低。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开的是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就算只有60迈,人照样知道你是皇室成员。
四、在正常行驶的时候,前面忽然闯过来一个骑车或者疯跑的行人,让你在紧急刹车的同时惊出一身冷汗,确实是件很讨厌的事。对此,你尽可以大声训斥他几句,但是最好不要说:“你丫找死啊?!”虽然这话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他刚才那个危险行为的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但是以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方式,在这个时候说出来,难免有一点恶语伤人的嫌疑。
五、在狭窄的小胡同里串行,碰上前面刚好有行人挡你的路,不要一声不迭一声地紧按喇叭。胡同不是机动车专用道,行人没有义务见到你就回避肃静,就算人家满心愿意地让你先行,也没有飞檐走壁给你腾地儿的本领。遇到个厚道的,人家不用你按喇叭也会加快步伐尽快给你提供方便;遇到个“蔫儿萝卜艮辣”的,听着你的喇叭烦了心,故意在前面四平八稳地晃荡,你还真就没脾气。
六、不要在行车途中向窗外扔东西。那些烟头废纸易拉罐,在停车时随手乱扔或许只关乎公德问题,而从高速行驶的车上,就可能变成酿成事故的隐形炸弹——如果这些不讨人喜欢的小东西,偏巧落在后面的人头上脸上,对方或受惊或分神。在前赴后继的车流中驾(骑)车忽然间走神,这其中隐含的危机……就不用我说了哈。
七、在公用面积并不宽绰的小区停车,最好把车停在指定的车位。如果非要停在楼间通道不可,也要尽量靠边,给后面必须由此经过的车留条道儿,免得人家守着干粮挨饿,明明有车拉行李,却不得不因为半路挡着个拦路虎而提前“下马”,手提肩挑地白受这份苦。
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修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正所谓“一分厚道一分福”,它其实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种下一条积福纳祥的善根。能做到这样,当然不容易,也恰恰是因为不容易,才更显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