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辉腾锡勒草原 |
分类: 旅行、外食 |
从干燥多风的内蒙忽然来到潮湿温润的厦门真让人感到祖国的地大物博。
现在在厦门的阴雨中回忆蒙古高原的苍凉壮美,如同在爱中缅怀一段逝去的感情,显得平白无故、无依无靠,那些刚刚才擦过皮肤的砂砾在已成片断的记忆中悄然坠落,无迹可寻。
5月1日和我的最佳旅游拍档驾车从北京出发往内蒙,此行有方向,却没有目的,有希望,却没有要求,这样的旅行适合这个季节的浩瀚大漠。
一路天气很好,天蓝得清澈高远,白云优雅地、静谧地悬浮,灼目的阳光透过云朵的间隙投射下来,在前方延伸开去的高速路上形成一块块的阴影,我们的车穿梭在阴影中,忽明忽暗地急速行驶。
辉腾锡勒草原:
在去往辉腾锡勒的途中,就被路人好奇地询问:“你们现在去,草也没绿,花也没开,看啥尼?”我也不知道,但是对于一趟不以绿草毡房为目的的旅行来说,可看的东西还是很多。
去往草原中的一路上就很好看。柏油路两边的树上结满暗红色的花蕾,远远望去满树赭红,在周围尚未泛绿的山峦映衬下,颜色柔和温暖,有一种古典的、忧伤的美。
通往黄花沟的公路正在扩建,我们被一道铁门毫无理由地挡在门外,看门的人平静地告诉我们:“从旁边绕过去。”周围和缓荒芜的山坡任你驰骋,可是对于一辆地盘不够高、动力不够强的车来说,爬坡越山地开发出一条路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而且说不定你的车就会压了谁家的地,主人便会忽然现身出来找你要“过路费”。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终于还是成功穿越封锁线向黄花沟继续进发。
草原上的草刚刚开始发芽,在连绵的褐黄中星星点点的有些草绿,那一个个窝在草原上的湖泊都已干涸,只有凹陷的地形和发白的地面让人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一个湖泊。不知道雨季到来后这些湖泊会不会重现,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些湖泊遗址都如同一只只被蒸干的锅一样,空留白色的水垢和无尽的苍凉。倒是牛马们安详得好,依旧或坐或站地围在见底的湖泊旁作吃草饮水状。
越接近黄花沟就有越来越多拉客的人,他们都是附近搞旅游接待的小业主。骑着摩托车飞一般地过来,冲你热情地打招呼、挥舞名片,但是只要你说不打算住,他们立刻爽快地和你告别:“走好啊!下回来我家住!”然后一踩油门,飞一般地又走了。这就是蒙古人吧,绝没有其他旅游区拉客人的腻味。
在接近黄花沟的路边有一个风力发电厂,一片白色的风车在路两边蔓延开去,在蓝天的衬托下很有形式感地转动着。这种景象很壮观,也很有美感,而且风车总是具有某种象征的含义的。白色的风车远望着纤细优雅,走到它的面前才发现风车是何等的体量巨大,横扫过来的风干燥强烈,我在强风中几乎站不稳,虽有烈日顶头,但能将人吹透的罡风还是让人一阵阵地发寒。
远远望了望还如戈壁般荒芜的黄花沟,用长焦镜头将景色拉近,系瞄一番,然后慌忙钻进车内,收拾好几乎被狂风吹散的身体发肤,抖落身上的沙砾,连人带车逃也似地离开了五月的辉腾锡勒。
(未完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