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北京房价下跌30%!?
文/姜仁
现在房市处于低迷,北京经济发展战略及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似乎人们(购房者、关心房价的人们,还有开发商等)都想从中看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诱因就是部分媒体叫嚣北京房价已下降10%——15%,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回到北京的房市环境当中去感受一下。
此次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明确否认了此前媒体报道的“北京房价已下降10%到15%”的说法。王海平说,“说房价下降15%,我不知道你这个数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数的权威性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稳定和正常是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基本的态势和基本的状态。”
自从王石发出“楼市寒冬论”开始,全国一线城市房价都在抖擞,使得房市尽早步入观望调整期。面对趋冷的市场,王石也在半年报发布会上坦言,“万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同时强调,“将增多现金,减少花销,力御冬寒”,盘算着自己企业的发展之路,也看出了企业理性退一步的发展空间,是企业的明智之举。在大家质疑或赞叹的舆论之中,万科进一步深入了自己的战略,对自己企业进一步减负做了很好的规划,是开发企业理性思考的典范。正是如此,万科也同样引爆了房价下跌的下行市场,在不确定的市场前景下,大部分的开发企业开始进入迷茫的境地,找寻适合自己的出路!
“稳定和正常”是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一种基本的状态。分析北京市统计局数据,1至6月,全市现房销售143.4万平米,其中住宅76.4万平米,仅为去年同期的45.4%,期房销售313.74万平米,其中住宅272.9万平米,仅为去年同期的55.9%。7月北京住宅市场交易量急剧减少,7月份住宅期房和现房交易量仅有6226套,比上个月下降32%,同比则下降60%。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下,房价下降就在所难免,由于这样的形势已经持续了近大半年的时间,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展打折、优惠、促销、送礼等活动也是火热的很,因此实际房屋成交价格在这半年内还是有了一定的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拿北京万科四季花城等楼盘的“裸降”再次例证了这一点。
“狼来了,跑在后面的羊总是最先被吃掉”,为了不受伤和死亡,各企业也是打出了降价牌。中粮假日风景在售均价为16000元/平米,该楼盘下期将在8月中下旬入市,由目前的精装改为毛坯房,均价将在13000元左右;首开集团在望京的国风上观楼盘均价从16800元/平米直接调整到了13800元/平米;去年卖到17000元/平米多的首开知语城今年7月12日新开盘楼栋均价14000元/平米…
…还有没有名气的小盘也及早的打出甩卖牌,跌幅逼近30%,还有开发商,看到市场低迷,新盘直接低价开盘,甚者还再次打折等等。
这样不断的一直降价销售,部分楼盘跌幅超过30%也是有可能的,那我们设想一下,将会出现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量价齐跌,供应加大,从紧调控政策等,不言而喻,就是想整顿、清理一批开发企业,从而进一步改善北京房市环境,那些开发企业因违法违规经营、拖欠工程款、所开发建设项目存在质量问题等将被吊销资质,进一步净化北京房地产供应市场。在这之前,重庆109家开发商被吊销资质就是例证。
二是进一步证明“平稳”才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那什么时候是“平稳”最佳时期,还要看市场的博弈程度,房价最终能下降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检验。现阶段,房价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下降10%—15%,还是30%,下降是肯定的。“平稳发展”的首要问题解决就是高房价的被迫下降,理性回归本身就是“平稳发展”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是政策会调整行业的参与数量和质量,但不会改变市场的发展趋势。当市统计局证实,北京的收入/房价比达到了1/15以上,是北京房价继续下走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国际的经济影响、国内的特殊时期、行业周期性、房市现状等等,只有在迷雾中寻找房价底线,百分之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合理、平衡、稳定,因为只有合理才会存在,平衡才会扼杀博弈,稳定才能成就明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