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随笔 |
李凌老师第三本专著《寻找天性》出版后,他第一时间微信告知,给我寄书。收到书,迅速浏览,读着李凌老师不断地追问、字里行间的阐释,引发出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整体思考。
书的一些内容作为美育普及读物,这是普通国民需要阅读一本的美育指导书;从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现象分析、问题研究的视角,这是一部值得所有美术教师、特别是所有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全国各地由师专升格后的某某学院)当中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专业本科学生、研究生,所有普通幼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院学前专业学生都应该认真阅读的著作。
分类: 教育随笔 |
《中国中小学美术》自改版以来,以服务美术教学、服务美术教师、服务全国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杂志贴近美术教师的教学生活,全新设计与惊艳呈现,特别受到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热烈欢迎。其中,在杂志的装帧、呈现形式上有一个特色设计:“拉页”。这一年半以来,“拉页”的主要内容是刊载中国经典美术作品鉴赏与分析。
分类: 教育随笔 |
用“早已相知、偶然相遇”来描述与重庆市西藏中学左斌老师的美术教育情谊,非常恰当。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三次去重庆。两次和左斌老师一起工作、见面、交谈、思考美术教育问题。
“早已相知”左斌老师,是因为他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当中属于“名人”,2011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中以《品析〈父亲〉》一课获一等奖,所以早闻其名;
分类: 儿童美术教育研究 |
秦波,重庆童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重庆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人选、重庆市名师等重量级荣誉。他的“向儿童学习”教育思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年轻校长中,专注于儿童本体研究的范例。在深度学习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秦波校长的日常美术教学和学校管理,都深深地打上了“向儿童学习”的烙印。
以
分类: 教学探索 |
日前,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了系列美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是“同题异构,解读名作密码——2018苏州工业园区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http://s6/mw690/003m01Uszy7pitxC7Vr45&690
本教研主题的创意,来自区美术教研员沈兰老师,她认为,园区各学校有1万多名小学生,如何品读中国传统名作,是落实核心素养具体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升小学美术教师鉴赏教学能力,应该在课堂上下功夫,通过自主研究、团队教研、集体听评课的方式,促进全区美术教师教学
分类: 教师教育研究 |
作为基于教学实践研究,在新疆教育学院到近两天来,先后追踪魏瑞江老师和多位国培学员。所有的对话与文本整理出来,将课堂教学的细节一一呈现出来。
本次教学一大亮点在于,我和瑞江老师在成都双流机场短暂交谈中,已经预计到的困难、问题,立刻出现在课堂上,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现状。
http://s3/mw690/003m01Uszy7oRnNdCDw32&690
分类: 儿童美术教育研究 |
论点1:不是发自儿童自主表达的线造形作业,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他们的造“形”能力发展,不是成人“造型能力”培养的必然路径。尊重孩子们的自主表达,是每一位能够称之为“美术教师”的人所必需遵守的为师原则。作为儿童的美术教师(专门对15周岁以下的学生实施教学的教师),此原则是可否成为真正美术教师的试金石!!!
再次点赞湖南朱文智老师的儿童画作业,是一种幸福的感受。这源自文智老师所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令人感动的儿童写生作业。但凡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师、以及校外美术工作室的所有从教者,都盼望着、期待着在自己教学的孩子们画板上出现精彩的线造形作业。
分类: 教育随笔 |
究竟何为艺术?里德先生在《透过艺术的教育》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论述。“‘艺术是什么?’很多睿智的人曾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从未令每个人都感觉满意。艺术是像空气或土壤一样的东西,在我们周围各处,但我们却很少静下来加以思考。”[1]
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约见沈金源教授。正值其正在上课,我与四川师大陶旭泉教授、李彦谨主任、北京大学附小贾继红等4位老师等
分类: 教育随笔 |
版画,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其益处太多、太多。作为基础教育中儿童美术活动的一个门类,儿童版画独有的体验性特征,无疑是最具表现力、感染力和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改善性的。
分类: 教学探索 |
回答此问题,源自观摩两位深圳名教师的美术教学,源自和正高级教师、深圳罗湖区美术教研员陈勇老师的深入交流。
一、学习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
深圳红桂小学胡云老师执教《大鱼和小鱼》一课,是我多年来所看到的最好的一年级美术课。
由一个“土豆”形态的变化(图像辨识的问题情境),反复引导孩子们对点、线、面三种美术学科元素的认识、理解、应用,这是胡云老师重点明晰的教学设计,他引导深入、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