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0 23:57)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这两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其主人公都指向了同一个人——祖逖。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
魏晋时期有个颜值很高的学者型官员,他的名字叫何晏。
何晏是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出身世族。何晏的祖父便是屠夫出身的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公元208年,17岁的何晏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颜值之高使人有惊为天人之感。曹操便把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何晏,并封其为驸马都尉。
驸马都尉即掌管皇帝出行副车之马的官员,只领工资不做事,是个虚职。据考证,何晏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驸马都尉。从他起,后世便称皇帝的女婿为驸马。
作为超级美男子,何晏曾让曹魏第二任皇帝惊叹。公元230年盛夏的一天,大魏国明帝曹叡急招何晏入宫,让他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汤。天太热。何晏一边喝一边用袖子擦汗。明帝留心观察,原以为何晏脸上定会出现沟壑,哪知人家脸色越发白嫩,乃纯天然帅哥一枚。这个故事便是典故“傅粉何郎”的来历。典故原指美男何晏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
何晏还率先服用五石散,是中国历史上名人中嗑药第一人。苏轼也曾说过,嗑药肇始于何晏。与何晏同时代、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的学者皇甫谧
(2019-01-16 06:54)
1905年3月,蔡树藩生于湖北汉阳县蔡甸镇龚家小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3年入党,1927年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被选送到列宁学院深造。1928年6月,蔡树藩作为正式代表,在莫斯科出席了党的“六大”。
1931年初,蔡树藩奉命回国。同年4月,蔡树藩调任红一军团22军任政治委员。4月,蔡树藩在广昌参与指挥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战斗中,他冲锋在前,身上已八处负伤,仍坚持不下火线。敌人的子弹又从阵地侧翼扫射过来,击中蔡树藩的左腿。他坚持一瘸一拐地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战斗胜利结束,才被抬到红军医院医治。
1931年7月,国民党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在红军医院养伤的蔡树藩闻讯后,主动找到院长软磨硬缠要求出院上前线参加战斗。回到部队后,他即刻随部队转战。为了在运动中歼敌,蔡树藩带领部队忍着炎热,踩着发烫的石块路,沿着崇山峻岭和蜿蜓的小道不断转移
(2019-01-07 09:36)
回顾历史,怪事不少。
目光转向七十年前。
解放战争进行了8个月后,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947年3月起,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企图在战略上实施两翼突破,尔后钳击华北。
重点进攻方向之一就是令蒋介石坐卧不安的陕甘宁边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
双方兵力相差非常大。当时,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有23万人,主要是第l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嫡系将领胡宗南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盛气凌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则不到3万人,而且装备极差,补给困难。
(2018-12-31 10:20)
古人关于房子的顿悟
刘继兴
古人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读之使人回味无穷且有所启迪。今写三篇哲理小品以飨读者,其蕴藉极其深刻,都是关于房子的。
&nb
2018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国唐史学会、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联合主办的杜牧文化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唐史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西安市长安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50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研讨会。名家云集,共襄善举。
陕西师范大学教
桂系兵团司令官张淦,军衔是中将,桂林人,曾是北伐、抗战名将,他一生迷信阴阳风水,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罗盘与卜卦,白崇禧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罗盘”。
无论行军作战或布防,张淦都要在防区之内摆罗盘看风水,甚至每次开会就座,也要看一看罗盘以确定座位朝向。他居然把多年来一直为他背罗盘的普通一兵,逐级提拔至少校军官。
张淦曾就读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与李宗仁、黄旭初是同学;毕业后,他在广西陆军模范营与白崇禧、黄绍竑等一起“炒排骨”(当排长)。凭借与新桂系军阀的这层渊源,张淦迅速成为国民党军的骨干将领,曾任桂系王牌部队第7军军长、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
白崇禧曾做过比喻,自己的三个兵团是“车”、“马”、“炮”,
(2018-11-09 22:55)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在这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走向的大决战中,国民党军投入兵力为80万人,解放军投入兵力为60万人。结局是,60万消灭了80万
。
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洋两将军在贾汪矿区率59军、77军的两万三千多人举行了著名的贾汪起义,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建了首功。
张克侠、何基洋的真实身份都是我党的地下党员。当时毛主席欣然为之命笔:北线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中第一大胜利!
其实,在何、张起义之前的一天,还有一场更为有趣的起义,值得一提。
(2018-10-23 12:40)
历史很有趣,有很多事情令人想不到。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曾在对方处于弱势时,愿意留一个职位给对方。
不同的是,蒋介石愿意给毛泽东的是正部级,毛泽东愿意给蒋介石的则是正国级。其境界,高下立判。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与毛泽东会面有十一次之多,大多是在公开场合,但两人的几次重要会谈都是秘密的,蒋介石开出了价码:承认解放区事实上是绝对行不通的,在共产党真正做到军令政令统一之后,各县的行政人员经中央考核后酌情留任,省一级人员乃至省主席可以考虑邀请中共人士担任。
蒋介石说的省主席一职可以考虑邀请中共人士担任,情报援引国民党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到非让步不可的时候,蒋介石准备让毛泽东出任新疆省政府主席。
保安司令部军法局是国民党专门关押军囚等要犯的地方。掌控这个要害部门的,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
蒋介石败退台湾的初期,担任保安司令部军法局局长的是包启黄。
包启黄是江苏邳县人,是蒋经国的铁杆。
1954年,宋美龄指示儿媳石静宜,向台湾联勤总部后勤部挪用公款300万美金,用于向香港“办货”。后勤部负责人魏文起不敢不办,当然更不敢揭发。
谁知不久东窗事发,魏文起以涉嫌渎职和贪污罪名,被保安司令部军法局局长包启黄关押。
无疑,魏文起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