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贝尔湖的晨与暮——不奔走,不快乐[美景篇4]

标签:
旅游贝尔湖内蒙自助游内蒙自驾游知味人生 |
分类: 我的挚爱-行走光影 |
2012.8.2——2012.8.3。宝格达-阿尔山-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贝尔湖。
出行之前,我们的路书是计划到达阿尔山之后就折返,走东北三省回洛。
意犹未尽的队友们提议继续向北,至少要到额尔古纳才不算遗憾。
若是不累,一鼓作气杀到漠河也可以。
而且阿尔山不当秋季,风景也打了折扣,大好内蒙,只停在此处未免可惜。
大家围坐下来,重新制定路书,阿尔山以后的行程,都是新鲜的。
我本就喜欢充满未知的旅程,这样安排正合我意,我们又将遭遇多少意料之外呢?
认识新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在宝格达驿站的晚上,我们燃起篝火取暖,在那儿捡到了独自旅行的子华。
旅行的快意在于可以随时的,纯粹的,谦和的结交朋友。
对于阿尔山,出发前我是满心期待的,而实际上因为旅程的延长,它成了并不出色的部分。
因为严重的商业化和大肆圈地收费,对于我们这些崇尚原生态的驴友,算犯了忌讳。
再美的风景,一旦充满铜臭,你看到的,就绝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
不过,好风景也是关不住的,尤其在内蒙这样辽阔的地方。
栅栏和锁链囚禁了一个一,还有九十九是自由的。
不管怎样,先赶到我们最初的目的地,阿尔山。
出发并不早,因为我们的车经过一天搓板路的折腾,车胎损伤严重。
划痕裂口多到数不清,新换了两条车胎,其它的也都修补了一番。
走到杳无人烟的地方若是车出了问题,那就真的天地不灵了。
每到一站保养和修整房车是我们必做的功课。
呶~~ 这就是我们昨天走了一天的路。就是这个衰样。。
伤车是必须的,只是换了车胎,说明我们的房车还是很皮实的。
出了宝格达山之后,往阿尔山去只剩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我们也终于告别县道,跑上了国道,结束了拆骨的颠簸。
森林小道到尽头的时候,回望竟是如此美妙的风景。
身在此山中,果然不识真面目。
宝格达,蒙语意味“圣山”,难怪我们昨晚的驿站就叫做“圣山”。
这样植被丰沛又连绵起伏的山脉,人们要依傍它的恩赐生活,怎能不让人心有敬畏。
出了宝格达山之后的路出奇的好,路况的好坏可以预见前面风景开发的程度。
依旧是在山林中蜿蜒行走。
有点美国西部的感觉,林区的草总是显得很厚实,像条蓄满了棉花的被子。
躺下就能被那些花花草草的埋起来。
开山采石,裸露的山体就像被撕去了皮肤,满目疮痍,让人心疼。
一个利字,牺牲的是多少年都不能复原的自然遗产。
不过,阿尔山总算是到了。
阿尔山并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蒙文的音译,意思是“热的圣水”。
这里有很多火山群,地热丰富,也就有了各种温泉,加上草原和广袤的森林,神仙一般的去处。
到达阿尔山正是中午,先填饱肚子。
在当地最有名的饭馆吃了午饭,人多到门槛都要踩烂了。。这里更靠近黑龙江,口味以东北菜居多
美食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发过,点这里查看《东北菜在内蒙——不奔走,不快乐[美食篇2]》
当年日本侵略东北的时候,为了掠夺和运输中国的资源而修建的。
可以明显看出它是东洋风格两层木质的建筑,颜色和样式都很漂亮。
它不光是件文物,记录一段历史,到如今,它依然在使用。门口那些人都是等着进站的旅客。
心情有点复杂,一边是屈辱的被掠夺史,一边是侵略者风雨不倒的建筑质量。
真是个漂亮的小车站,连那些剥落的色彩,破碎的窗棂,都很美。
静静的迎来送往,一趟来自白城,一趟开往白城,日复一日,不慌不忙。
我正在拍照,动作看起来还真投入。。= =
阿尔山景区门票已经很贵了,还规定进去后必须入住规定的住所,收费高不说,还不允许扎营。
我勒个去,大家一商量,决定放弃阿尔山,景区外好风景多的看都看不完。
想象着,若是秋天,该是怎样惊艳。
湍急的河水穿山林而过,喷珠溅玉何处去?
水中的白桦树也很茁壮。这是哈拉哈河、柴河、还是伊敏河呢。
河边看着美景出神。。
此时我的眼镜还在,下一站便丢了。每次出门无论多小心,都要丢些东西。
我把它当做是一种庇佑,留一些关于我的在我去过的地方,用来换走好的运气。
风景如画,无虚言。
碧草萋萋,草的尽头是山,山的尽头在天上。
傍晚光线弱了,也难掩山水的美。
星星点点的小花,充满生机。
清泉汩汩,一步一景。
停下车,不可荒废了这样的天地。
我们就这样跑一段,停一段,慢慢驶出阿尔山。
末了。火山岩。阿尔山的山,多半是这种质地。
天渐渐黑下来,舍不得赶夜路,生怕错过一丁点美景,就近找了小旅馆住下。
这个地方叫做罕达盖,明天是计划外的第一站,贝尔湖。它终于要来了。
吃了当地最有名的菜:三道鳞炖豆腐,东北的大米实在是太好吃了!
没有扎营,随便洗洗便和衣睡在房车。即使是盛夏的内蒙,也是夜深露重,一晚冻醒了好几次。
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才知道原来我住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村子里,有很美的早晨。
人家不多,整齐的平房,牛羊们正在享受早餐。
要在下午赶到贝尔湖扎营,才能看到湖的暮色。早饭之后便出发。
就是从这里离开的时候,我落下了眼镜和洗面奶,之后的路上我就成了看不清东西的脏鬼 = =。
总觉得草原上的马儿,牛羊都像生在了天堂,比起圈养的牲畜,它们的一生还是划算的多啊。。
往贝尔湖去的路上一路都是边防哨所,我们就沿着国境线不远前进。
左边是警戒线,右边全都是属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绿色~ 呼伦贝尔哇~~
敖包,一路上敖包还是很多的,不过这个特别大也特别漂亮。一般是用石头,草木之类堆起来的。
像是刚刚举行过什么庆典之类,大抵都是祝祷平安幸福和丰收,最早则是用来当做路标的。
那首《敖包相会》,说的就是它了。
这一段路很顺利,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我们到达贝尔湖。
贝尔湖是中蒙共享的湖泊,大部分属于蒙古国,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我国。
因为和蒙古国隔湖相望,也是国境线,出入需要审查,且不允许湖边扎营过夜。
外面有警戒线围起来——当然,如果你愿意付点钱,是可以让你到湖边的,车也可以开进去。
此时我们车上的人正在跟管理人员讨价还价 = = 。。
看到贝尔湖的霎那,一汪神奇的蓝,深深的蓝,就让我无限下沉吧。。
浅滩还有些黄绿的颜色,越向远处,越发的蓝。。
扁舟一叶,随风浪摆荡,无帆亦有姿态。
我需要坐下,对着吹皱的湖水发呆,只是发呆,感觉吹乱的发梢扫在脸上痒痒的,阳光暖暖的。
一切声音慢慢远离耳朵,周围变得好安静,就这样呆坐着,几个小时都不嫌长。
发完呆,姐要去采风了!
云层背后的太阳照在湖面,就像天堂之光,绝对治愈系。
湖水一定很爱环抱它的堤岸,不断卷积的白色泡沫一遍遍亲吻沙滩。
我听到了,它们的爱情。
贝尔湖是淡水湖,湖里鱼儿万千,湖面鸟儿成群。它们可以今天飞到蒙古国,明天飞到中国。
边防哨所的小战士不会为难它们,也不在乎它们有没有护照,比我自由多了。
采风的时候,为了拍沙鸥和白鹭往东多走了点,其实离蒙古国还有很远的距离,就有小战士来劝告我返回了。
看到那个白色的岗楼了吗?蒙古国的边防哨所,那已经是人家的地盘了。
贝尔湖虽大,放眼望去,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蒙古国的湖水。
听说贝尔湖也有水怪,这样一处看来不惊的湖水,到底有什么深不见底的故事?
只有当地居住的渔民可以驾船捕捞,我们带来的皮划艇是不允许下水的。因为怕偷渡。
嗯。。不过,可以下水游泳,如果你不怕内蒙夏天的阳光。
看,湖里还有这么大个儿的贝类,小朋友就像捡到了宝贝一样。
写了这么多篇,我的国际惯例终于出场了,这次应景儿光脚丫,哈哈。。
各种鸟儿多到数不清,大群大群的飞来,呜嚷呜嚷的也挺吓人。
湖上的渔网浮子,延伸到很远处。现在应该是休渔期。
天地间一沙鸥。光线一弱,宾得相机的噪点就突出了,不过这鸟儿展翅的样子还是让我抓拍到了。甚爱。
原来刚才只是在做准备工作,瞄准湖里的小鱼,一个俯冲下去,爪子点水几下,稳准狠的叼住小鱼。
衔着战利品掠过水面,虽然只有背影,也能感觉出它的得意。
我幸运的捕捉到沙鸥捕食的这组图片,短短几秒种,它从盘旋到入水到捕猎到离去一气呵成。
大自然到处都是专业的猎手,不像人类,虽然丧失了捕食的能力,却杀戮最甚。
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和弱肉强食,因为食物链的存在而达到生态的平衡。
除了人类,其它的动物都仅仅是为了活而猎杀。
没有预兆的,傍晚来了。同样的贝尔湖,换了容颜。
湖水几乎停止了摇晃,湛蓝的水面笼上一层紫色的晚霞。
无论是大海还是湖泊,要看到它最美的样子,一定要选择日暮和清晨。
直白平淡的水面到了这时候分外妖娆。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有来世不能为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动物。
我认真的想了这个问题,我愿自己能成为鸟儿,能飞的高飞得远的最好。我羡慕能自由翱翔的它们。
比如蓑羽鹤,我被这种鸟深深折服。
每一年它们都要两次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征服珠穆朗玛,最伟大的攀登者,也不及它们的万一。
极端恶劣的天气不断将它们吹散到精疲力尽,它们重复的尝试几十次,只为了远处等待它们的温暖。
这最艰难的迁徙路程,也是最不可思议的经历。若我死在这样的路上,无怨无悔。
沙鸥渐渐少了,是回家了吧,它们的家在哪儿呢?
我们所在的角度拍不到日落,也能想象。
天一点点黑下来,眼前更加平静,颜色渐渐暗淡,贝尔湖在缓缓的卸妆。
西边最后一抹晚霞。近一点是我们的车。
扎了营,天黑的时候,有边防哨所的战士巡逻,要求我们离开——晚上湖边是不允许过夜的。
我们当然没有听话,好在之后他们也没再来,我们真就安然的在贝尔湖呆了一夜。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只有我们在这里扎营,内蒙的蚊虫是要逆天啊!尤其是湖边的。
入夜之后,就算隔着衣服,每个人都被叮了满身满脸的包,奇痒无比,又红又肿。
你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蚊子下口的那一下刺痛,各种拍打根本来不及。
才知道什么防蚊水,老虎油,对于战力强的蚊子来说,根本就是摆设。
睡前数了数,只双腿就有四十多个包。
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得到了最美的满月。大概是对我们的补赏吧。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贝尔湖的这个晚上,竟然刚好是十五,又恰逢万里无云的天气。
蚊子的攻击我也渐渐习惯,反正打死了一只,还有千万只后继。
除了牛羊神马的,它们也很少吃到这样的“野味”吧。索性喂饱它们,也算积了功德。
就这样,我一边“高尚”的喂着蚊子,一边头皮发麻的拍下了这晚的月和水。
突然间的,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真正摄影师了,形象真高大哇,真有专业精神哇!
我们大家继续喂着蚊子,吃着烧烤,然后我一头扎进房车不再出来。
我想早点休息,养精蓄锐,等着明早看日出。
草原上的日出总是很早的,湖上尤其,五点多就得起来。因为惦记着,又醒了个大早。
若不特别说明,这晨霭大概还以为昨天的日暮。
其实仔细看,还是感觉得到朝霞的暖色调,橘色,日落则是冷色调,蓝紫。
一不留神,太阳就弹出地平线了,赶快咔嚓。
红红的颜色,一点也不刺眼。一早一晚时候的贝尔湖,平添了许多的风情,有种含蓄,像换了灵魂。
有云挡住了太阳,光线微妙变化。
湖水经过一夜的沉淀,变得比昨天清澈许多。
沙鸥已经晨起觅食了,剪影和周遭融在一起。
昨晚惊艳的满月还高高挂在西边的天空,这面的贝尔湖似还睡着。
有人在游泳,惊扰了它的美梦。
朝阳终于越过云层,再次释放光芒。湖面像由远及近撒了碎碎的,细细的金箔。
和着轻柔的波浪声,开始新的一天。
只消几分钟,太阳就让人无法直视了。
晨起的娇羞霎时不见,只剩沙鸥不顾一切的追逐光线。
眯着有点刺痛的眼睛,拍下这最后一张。
走得最快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比如日出,比如花开,比如青春。
最后送上晨光里,我有些凌乱,有些惺忪的剪影。
我是多么幸运,曾经在这风景里。
本篇没有结尾,真心揉碎在字里行间了。
敬请期待《不奔走,不快乐[美景篇5]》。关于满洲里。
附几日旅费:
2日:阿尔山食宿,加油,过路,保养车辆等合计:112,
3日:贝尔湖食,加油,过路等合计:192。
不奔走,不快乐[美景篇4]——贝尔湖的晨与暮 -完- 谢谢你看我的文字。
欢迎翻看我的微博,里面记录了我7月26日-8月14日内蒙东北之行的点点滴滴~
--------------------------------------------------------------
--------------------------------------------------------------
以上所有图片,文字,音频均为原创,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修改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