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我的三大重仓股

(2017-10-28 21:31:07)
(一)
几年前有一个讨论,这个讨论其实是持续的争论。比如有人认为:国寿的体制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现在想来,当初的争论真是浪费时间。这个观点,其实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结论是什么。

从寿险上看,平安04-05年从银保向个险上转型,而且成功转型了。但过了十年,它的竞争对手才陆续转型成功,或者还在转型路上。这种差距,就不是先和后的差距,而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差距。就像爬山的人,有人走在前头,后面的人跟上来,前面的人已经都翻过无数座山了。这十年时间,平安的综合金融已经形成;这十年时间,平安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已经到了可以输出的状态了。

从产险上看,也是如此。平安上市的时候,市场份额只有不到百分10,现在百分20以上。而这一切,还伴随着巨大的承保盈利。量飞速增长,质不断提升。


(二)
中国太平是最像平安的保险公司。
虽然太平也是央企,但太平更具有平安的气质。比如说战略目标的制定,比如说执行力。这些年来,明显优于其他险企。说发展个险,5年过去了,这5年一刻不停持续推进,代理人从5万人一口气冲到了40万的大台阶,同时势头不减。而这个过程,代理人的各项指标都还保持得非常优秀。
当然由于公司体量相对较小,决定了它增长起来更容易,也决定了它业务的质量还达不到大险企的稳定性。但中国太平估值也低啊,目前来看,最多也就是0.8EV。

当不确定的同时给个估值折价,加上企业隐含的优质潜能,那么,就可以下注。
同样的,我百分20仓位配置平安银行的逻辑也是这个。

(三)
如果中国太平的估值和其他险企的估值一样,那么,我会犹豫,因为选择稳定性还是优质潜能,这实在要有些运气。
如果平安银行的估值已经和比其他银行高,那么我也会犹豫,因为不确定性还是有的。但如今1pb不到的估值(不良持续主动释放),就没有太多的犹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