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月泉》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

(2013-08-06 14:37:38)
          初建上海评弹团十八位评弹艺人之一          
               蒋调创始人(苏州评弹学校必修唱腔)     
         《蒋月泉》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
蒋月泉:男,1917年12月4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
1935年拜师学艺。后在江浙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副团长、艺术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曲艺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和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师从张云亭周玉泉。1936年向张云庭学唱《玉蜻蜓》,1941年向周玉泉学唱《文武香球》,当时有人赞他的演出“说噱得云庭之妙,弹唱有玉泉之神”。借鉴京剧发声方法,在“周调”和“俞调”的基础上他创造发展了旋律优美、韵味醇厚的“蒋调”,成为评弹曲调中传唱最广,影响最大的弹词流派唱腔。
蒋派艺术魅力无穷,他说书官正,章法正谨,说表细致清脱,语言高雅凝练、幽默含蓄,表演潇洒传神,弹唱悦耳动听、声情并茂,后期更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书坛上最负盛名的大家,蒋派艺术也成为评弹中最重要的流派,他早年多次来沙溪说书,拥有很多忠实听众。
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上海评弹团),曾任副团长。他随团深入安徽治淮工地,参加了中篇弹词《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演出。1953年参加慰问团。他与弹词作家陈灵犀一起对传统长篇《玉蜻蜓》和《白蛇传》进行了整理加工。他演出的中篇《王孝和》、《林冲》、《刘胡兰》、《王佐断臂》、《厅堂夺子》、《人强马壮》等深为听客喜爱。
蒋月泉的书艺精湛,台风严谨,说表清脱,含蓄幽默,刻画描绘真切细致。所演现代书目,在表现人物方面更显功力不凡。他还培养了王柏荫潘闻荫苏毓荫、华国荫、蒋培森、秦建国等一大批有影响的“蒋调”接班人。
2001年08月29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本博客中有关《蒋月泉》书目的汇总链接:

                以下各部分内容相互或有交叉重复  

编号                        书名

朱信陵沪语播讲蒋月泉评传音频专辑01/58                                

01.白蛇传 (音频专辑) 01/12 蒋月泉朱慧珍 1961年录音

02.白蛇传 (音频专辑) 01/18 蒋月泉朱慧珍

03.玉蜻蜓 (音频专辑) 01/24 蒋月泉江文兰

04.蒋月泉艺术生涯流派专辑45回 01/45

05.蒋调大全01/118

06.中篇评弹音频集(一)  6.大生堂(1),(3)

07.中篇评弹音频集(一) 10.海上英雄(2)

08.中篇评弹音频集(一)  1.白虎岭(2)

09.中篇评弹音频集(一)  3.白求恩大夫(3),(4)

10.中篇评弹音频集(二)  6.刘胡兰(4)

11.中篇评弹音频集(二)  5.林冲   (2),(3),(8)

12.中篇评弹音频集(三)  9.神弹子(3)

13.中篇评弹音频集(四)  7.王佐断臂  (3),(4)

14.中篇评弹音频集(四)  8.厅堂夺子  (2),(3)

15.中篇评弹音频集(五)  5.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

16.中篇评弹音频集(六)  7.江南春潮(2),(4)

17.中篇评弹音频集(八)  1.人强马壮(A) (2),(3)

18.中篇评弹音频集(八)  5.夺印(1),(2),(3),(4),(5)

19.玉蜻蜓·沈方哭更 蒋月泉  苏似荫

20.玉蜻蜓 骗上辕门 蒋月泉 苏似荫

21.蒋月泉开篇集(音频专辑)01/77

              相关名家(以下链接不全,将逐步增补)

01.启蒙 钟笑侬《珍珠塔》

02.老师 张云亭《玉蜻蜓》

03.老师 周玉泉学《玉蜻蜓》《文武香球》 

04.电台学俞调  朱介生

05.师叔 徐云志

06.受姚荫梅指点  相助作家 陈灵犀

07.改编杨仁麟 《白蛇传》 演出本

08.搭档  朱慧珍 江文兰

09.融洽投契同仁 刘天韵张鸿声 姚荫梅徐丽仙周云瑞

10.学生王柏荫潘闻荫  苏毓荫 (1) (2) 华国荫(叔伯弟兄)、 蒋培森、秦建国 沈世华

11.外甥女 杨薇敏



钟笑侬(1891—1981)
弹词演员。原名鸿孙。江苏苏州人。祖父钟鸿声、父钟伯亭均为说《水浒》的评话演员。清宣统元年(1909)从师魏钰卿习《珍珠塔》。两年后随父同台越档演出。1911年起于苏州悦来厅始用钟笑侬艺名放单档,从此成名。后又向王绶卿学弹词《十五贯》,并将此书授于严雪亭。其说唱细腻,用词典雅。所唱马调,别县一格。1959年受聘于江苏戏曲学校执教。蒋月泉在师从张云享学《玉蜻蜓》之前,曾拜其为师,学唱《珍珠塔》。
张云亭(生卒年不详)
弹词演员。原名王子畦、因入赘张姓而改名。江苏苏州人。王秋泉次子。其艺术活动时期在清末至20世纪40年代。幼从父学《玉蜻蜓》、《白蛇传》,后与父拼档,任下手。清光绪三十三年在光裕公所出道。父死后与兄王子和拼档。及兄死,放单档演出。经长期艺术实践,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逐渐形成“活口”。说书除官白、唱篇、书路固定外,能视不同听众自如变动书情及说法。擅阴噱,以“小卖”取胜。还曾说唱《双珠球》、《落金扇》、《青蛇传》、《玉蜻蜓后段》等书。有徒蒋月泉钟月樵冯筱庆等。 
朱介生(1903—1985)
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自幼从父朱耀庭、叔朱耀笙习长篇《双珠凤》。12岁即放单档演出。13岁起,先后与赵稼秋、张少蟾、王稼兰等拼档,其间曾从朱兰庵学长篇《西厢记》。1929年起,与蒋如庭拼档弹唱《落金扇》,成为30年代弹词“三大响档”之一。曾请人改编张恨水小说《落霞孤骜》,在电台播出。喜好昆曲、苏滩,并曾串演昆曲。说表细腻,脚色以正旦见长。对音韵、咬字有一定研究。擅唱“俞调”,功底深厚,在蒋如庭三弦伴奏下,对“俞调”唱腔及唱法有较大丰富发展,与蒋如庭唱“俞调”合称“蒋朱调”。又与原来之“老俞调”,相对比,称之为“新俞调”,甚或称其为“朱介生调”者。40年代初,蒋朱拆档,朱一度与其徒吴红娟等拼档说《西厢记》等,改任上手。1949年后,仍致力于继承发展“俞调”,曾为《林冲》书戏等谱唱新腔。1954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曾与杨德麟拼档说唱《西厢记》,并将朱兰庵真传脚本交授同团薛筱卿徐雪花等演唱。1956年后从是教学工作,曾在上海戏曲学校评弹班、苏州评弹学校上海评弹团学馆教授弹唱艺术,为培养评弹新生力量作出一定贡献。此外,还曾与周云瑞合作,为中篇《王魁负桂英·离魂、行路》及《晴雯·补裘》等唱篇谱写新腔。
陈灵犀(1902—1983)评弹作家。广东潮阳人。原为上海《社会日报》等报刊编辑,1949 年后与平襟亚、周行等人组织新评弹作者联合会,开始撰写评弹作品。1951 年初任上海市文化局创作研究室创作员,专事评弹创作。1951年11月调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任业务指导员。1954 年后改任文学组组长。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勤于笔耕,大小作品达数百万言。以其作品之量多质优而获“评弹一枝笔”赞誉。为上海市第一、二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60 年曾出席全国第三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