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建上海评弹团十八位评弹艺人之一

张鸿声(1908—1990)苏州评话艺术家。江苏苏州人。原姓耿,从养父姓。养父张瑞卿在苏州阊门外开设汇泉楼书场,故其自幼聆遍名家演出。14岁拜蒋一飞为师,习《英烈传》,18岁进上海,在虹口区耀华书场及大世界游乐场为杨莲青、王效松代书,未能立足。21岁出道后,在苏州、常熟、无锡等地演出。1935年中秋再进上海,隶邑庙怡情处,与叶声扬、杨莲青、 许继祥、王士庠、陆锦铭等评话名家敌档,因其书路快、说法新、脚色好而获听众赞赏,得“飞机英烈”之誉,自此走红书坛。功底扎实、技艺全面,能根据不同场子采取不同说法,注意所谓“书性、地性、时性”,善于综合运用说表、八技、起脚色、手面等表现手段,绘声绘形,故能得到听众普遍欢迎,擅放噱头,“肉里噱”以幽默自然见长;“外插花”常嘲讽时弊,风趣而富有回味。能起各路脚色,如胡大海、常遇春、蒋忠、王玉等,皆神形俱佳。尤其胡大海一脚,既吸收其师演该脚的粗犷,又借鉴吴均安起《隋唐》中程咬金一脚所用的“胖喉咙”,塑造了粗而不野、戆中有智的艺术形象,遂有“活胡大海”之誉。在中篇评弹中也创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海上英雄》中的苗科长、《王孝和》中的大炮、《白虎岭》中的猪八戒、《江南春潮》中的轮机长等。其他如选回《常遇春马跳围墙》、《蒋忠扳倒北梁楼》、《花云别妻》等,渲染氛围,感染力强。所编演的长篇有《铁道游击队》等。传人有侄张效声、徒朱庆涛等。
张鸿声是上世纪
评弹艺术的一位大名家。他自幼学艺刻苦,勤奋磨砺,既投名师,又遍访各地书场,观摩求教,广采博纳,打下了深厚功底。进入上海演出之后,他审时度势,结合当时当地听众的审美需求,革新技艺,对所说长篇书目《英烈》,去芜存菁,一改前人行书的繁复拖沓,使人物生动,书路流畅、精炼,以“飞机英烈”驰誉沪上。在海派文化“革新创新,亲和入世”精神的濡染下,他使自己的艺术紧跟时代,贴近群众,同时发扬了
评弹的放噱艺术,以对生活的敏锐细致的观察,睿智颖悟的语言,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地发挥放噱才华,使听众笑口常开,赢得了“噱头大王”的美誉。
评弹书目注重人物塑造,张鸿声在长篇书目《英烈》中,生动地刻画了蒋忠、常遇春、
王玉、傅友德等英雄人物,而尤对“书中之胆”胡大海,做了卓越的丰富创造。他观察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人物,又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达到了与人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同化。他将生命注入了原来程式化类型化的角色,被听众称为“活胡大海”,“唉,来哉”。只要胡大海一出场,整个书场,便活跃、兴奋起来。
在参加上海
评弹团,这一高水平群体之后,在领导和诸多艺术家群策群力,精诚合作下,对评弹艺术的提高发展、演出形式的改革创新,并将这门艺术推向巅峰中,张鸿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中篇
评弹和创新书目中,他塑造的,如苗科长、姜阿土、猪八戒、敌轮机长等角色,都在听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成为大响档,更是在参加
评弹团后,张鸿声摆脱了名利的羁绊,一心投入于艺术创造,进入了以艺术娱悦听众,同时又以艺术自娱的境界。他在演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禀赋见能,挥洒自如,享受着艺术创造和表演的乐趣。而使听众在他的演出中受到一种不迟重、不沉闷,容与婉畅,闲适轻松的怡悦。
张鸿声早岁成名,作为行业中领军人物之一,不免有着当惯老大的倨傲,但是他宅心仁厚,奉守着老辈艺人的道德准则和道义,对后生晚辈,自有慈爱之心。他不事跟风趋势,投机钻营,甚至有着胡大海式的憨厚、单纯,遂致在上世纪知识分子遭遇的多次风浪中,受挫受屈,然而,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张效声(1928—2000),苏州人。上海评弹团著名评话演员。1944年从叔父评话名家张鸿声学说《英烈》,一年后登台演出。1956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张效声无论从音色还是外表都与张鸿声十分相像,在长期演出中,对《英烈》有所改进,其中《逼煞胡大海》、《走马换将》等分回颇有新意。此外,50年代末,据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为同名评话,在演出中不断加工,自具特色,其中《打虎进山》、《真假胡彪》、《跑马比双抢》等选回影响较大。70年代以来,又创作了现代题材短篇《新老大》、《水上交通站》、《智取炮楼》、《飞夺泸定桥》等。嗓音宽厚,衷气充沛,说表条理清楚,表演松弛诙谐,善放噱,风格酷似张鸿声。张家两代人开讲长篇评话《英烈》独树一帜,在整个评话界声誉极高,誉为张派《英烈》。
----------------------------------
本博客中有关《张鸿声张效声叔侄》书目的汇总链接:
以下各部分内容相互或有交叉重复
编号
书名
张鸿声
00.张鸿声张效声朱庆涛周强选回专题(视频专辑)01/22
00.张鸿声张效声选回专题专辑
01.英烈现场版(音频专辑)01/54
张鸿声
02.英烈牛塘谷(音频专辑)01/23
张鸿声
03.英烈反武场 (视频专辑) 01/12
张鸿声
04.英烈·水擒白启元
张鸿声张宗儒
07.英烈·五戆行酒令
张鸿声张效声朱庆涛
08.英烈·大闹演武堂
张鸿声
12.中篇评弹 音频集(一) 1.白虎岭 (1)(3)
13.中篇评弹 音频集(一)10.海上英雄 (2)
14.中篇评弹 音频集(二)5. 林冲 (1)(5)(6)(7)
15.中篇评弹音频集(三)9.神弹子(2)(4)
16.中篇评弹 音频集(四)9.王孝和 (3)(4)
17.中篇评弹 音频集(五)1.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8.中篇评弹 音频集(八)2.人強马壮(B) (1)(4)
19.中篇评弹 音频集(八)8.万水千山 (1)
20.中篇评弹 音频集(八)10.杨八姐游春 (2)
21.中篇评弹 音频集(十一)8.江南春潮 (3) (4)
张效声(与上相同不再重复)
01.英烈 牛塘角
(视频专辑) 01/14 张效声
02.英烈
(音频专辑) 001/217 张效声
03.中篇评弹音频集(五) 13.两公差(3)
04.中篇评弹音频集(一) 9.蝴蝶梦(1)
05.英烈·手托千斤闸 张效声
相关书目
01.星期书会第0974期张鸿声专辑
02.星期书会0993期张鸿声的评弹艺术
05.鸿鹄回声张鸿声诞表103周开纪念专场
06.星期书会第1118期
张派《英烈》难有匹敌
07.星期书会第1120期
张派《英烈》难有匹敌
相关名家(以下链接不全,将逐步增补)
00.张鸿声老师
蒋一飞
00.张鸿声学生
张效声(侄) 朱庆涛 周强 周天来
00.张效声老师
张鸿声(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