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培训三种境界收获了幸福
——《我的2013》系列征文展示
文:珠海 苏MQ

2013年12月31日,我是在愉悦的、毫无遗憾的心情中送走的!一切只因自己有幸在六月份接触了郑委老师的“家庭教育”的课程,通过六月份的第一次上课,九月份的回课,直至十一月份参加课程的义工,这可以说是代表着我“改变自己”的三个阶段的状态,太不一样了,当然心态是调整得越来越积极、正向的。(郑委老师:看着苏MQ一点一滴的变化,真的很欣慰,MQ曾经是一个极其消极的人,孩子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心态的不积极造成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使得她更加消极,形成了恶性循环,她刚来参加培训的时候,她消极的让人心疼,我对她多了些关注,但是MQ的改变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她的改变比我想象的要快的多。这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人最重要战胜的就是一个人——自己。)
因为学习了,才知道了如何做才是一个“真”爱孩子的好妈妈。现在回观上半年的自己,那时的我生活在焦虑中,这种焦虑其实严格说来,伴随了我近五年的时间,自从儿子上小学后,我的这种焦虑的生活便开始了,因为上了小学就有了学习的要求,会有来自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待,而我自己心目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完美的“小黑人”,我不自觉中就拿儿子去跟他比,现在回想真的是非常残忍。世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我却时时刻刻用一个“完美”的儿子的标准来苛求他,当他达不到时,我会苛责他,用遍了“讲道理、表扬、批评、总要求”种种不正确的方式来对待他的成长中的不完美,其实静心想想,成人都不可能时时刻刻让自己的表现都尽如人意,更何况是面对一个正在成长中,需要家长具体、耐心、宽容去引导的孩子呢?孩子当时真是不容易呀,能挺过这五年对他自己的心态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原本应该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的妈妈却变成了“只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高压线,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这种学校和家庭的压迫下内心也慢慢与我们渐行渐远,当然这绝不是我的初衷所期望的,面对这种苦果,我自己深陷其中,百思不得其解。
在自己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时,我大量阅读各种育儿书籍,只为了寻求各种教子方法来帮孩子如何更快地达到我心目中的“小黑人”。谁知这种“未调心,只求甚解”的心态,导致了问题越解决越严重,自己也越来越绝望,不光是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甚至对生活都失去了希望,觉得生活没有盼头,日子过不下去了,因为我快熬不住了,苦海无边般盼不到头,内心的焦虑自不言待,自己当时的状态是极其脆弱和无助,常常可以用心灰意冷般的“悲凉”来形容自己的窘境一点也不为过。这种日子让我自己也越活越不明白,到底自己是怎么了,付出了那么多,却只收获到绝望和无尽的痛苦。不管自己再绝望,但是身为一位母亲,这种责任感总是一次次在自己最绝望时将自己又挽回到“救赎”孩子的希望之中。接触郑委老师的书是在两年前,当时特别有感触,只因自己看书抱的心态不对,只想求方法,因此在未调心的情况下,方法用得越多当然也是伤害越大。
有幸在六月份听了一期郑委老师在珠海容闳学校的讲座,将我这颗想“改变孩子”的心又牵动了,当得知不久会在珠海有一期培训班,我义无反顾地报名了,只求得到更实在,更多的足够用的方法回来好用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我的第一次课的目的就是抱着“学方法,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去的,课上的内容对我非常地震撼,更坚定了我想尽快将孩子调整好的信念,虽然上课中郑委老师一再用各种案例和理论来阐述:“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家长”,但当时的我越执着于自己的信念。课上我用心的听,认真的记,作业认真的完成,考试也认真对待,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心,那里的我太想要“结果”了,课程结束,我收获了一堆的符号和知识。回家后,我做的一切都是想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改变孩子”的结果,虽然脑里明白“家长要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可心却始终进入不了状态,直至九月份开学前,都是处于“披着改自己的外衣来努力的改变别人”的虚伪改变,结果可想而知,也就是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内心仍是充满着焦虑,有气不敢出,有话不敢说,什么都是憋在心里,做不回原来的自己,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做,始终不敢去迈开步。眼里还是盯着孩子的“黄叶子”,难受得不得了,我更痛苦了。(郑委老师:这些其实都是改变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样的自己,放弃了学习,其实每一次改变的痛苦都是为了迎来更大的收获和喜悦的,MQ不放弃学习,坚持下来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还算是个“听话”的学生,一直都在坚持地写作业,只为了能从“量变”到“质变”。为了不让自己轻易放弃,我积极参加各种微信群:分享、背秘笈、写作业,积极参与各种线下沙龙。
自己心态的转变源于九月份儿子开学前的几天,因为开学后儿子便会转学去一间外地的寄宿学校,因为学前军训和学前发生的几件事一下子我的心释然了,心也自然地一下子调整到“关心孩子累不累了”,开始心疼孩子这么小离开家,离开父母太不容易了。这种转念也让自己开始真正意义上“回观”自己从前对孩子的种种不是,体会到孩子这么年来在我的错误爱的方式、压迫下成长的不易,太可怜了。现在自己好不容易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时,孩子又因为我们之前的安排得离开我们到外地学习生活了,想想真的觉得孩子为了让妈妈“觉醒”得用这种残忍地方式“牺牲”自己来“救赎”妈妈,“孩子是来渡我的佛”呀!
当我意识到这些后,之后自己对儿子的心态非常自然地就调整为:能主动共情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想,在“盯黄叶子”时当即就意识到自己又在向外看了,是我自己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参加了第二次回课,这次我的心态是积极的,是抱着:如何更好地修行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去的。
通过回课我的感触也更深了:因为心态的转变,面对同样的课程内容,自己听课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角度都完全不同了,这次的回课让我有了更多、更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再仅仅局限在亲子间,更升华到了如何修行自己(如何在一生中好好地与自己相处;如何更好地生活),用积极心态和一颗时时内观自己的心来面对生活和自己等等。我感觉收获实在太大了,回到家里,当我面对孩子时,我不再是害怕面对问题,而是积极希望有问题发生,这样可以及时检阅自己的修行功力如何。同时,因为“真心”地“心赏”,自己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大不一样了:我开始越来越喜爱儿子了,觉得家人身上的亮点越来越多了,我开始积极地应对身边发生的事,有些事情换在之前的心态绝对不会这么快就过去,在内心会留下许久的阴影,现在我已经开始学会调适自己去觉知它,感受它,接纳它了,而且事情过去后,内心也会比较舒畅。虽然与孩子相处时还会时不时有反复,自己现在面对时内心的状态是比较及时地调整并能自觉地悦纳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容易悦纳自己了。在体验和习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能体会到“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的重要意义了,与爱人的关系之前因为总是因为孩子的问题争吵,越吵越伤,现在明白夫妻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只为如何能处理得更好。方式调整过来后,彼此间的沟通氛围融洽了,和谐了!彼此间的感悟依存也更深厚了!
不管是第一次上课还是第二次与先生一起回课,先生自始至终都是积极地大力支持的,因此,我自己的这些改变也是与他的这种无条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内心对爱人是心存感激的,当然我也会努力去践行“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这条理论来更好地帮自己调心,让自己能在“夫妻之爱”中更好地将“爱”“充电”让自己有更多智慧的爱来“沐浴”我的孩子,弥补之前自己的种种错误。
因为我的坚持和努力,我也一直在修行改变自己的路上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我很荣幸地在十一月份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参加了第三次的课程。这次的课程,对我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它让我在修行自己的同时,也能开始更好更充分地践行着郑委老师的信念“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它帮我更好地理解了爱的意义,也让自己的修行境界因此而提升了,我感受到自己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那种自身价值的肯定,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这种感受对自己的心态积极阳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通过这种形式的参与,我再次领略到了郑委老师的理论对我们每位修行的学员来说都是一个“聚宝盆”,你自己在收获积极心态和幸福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践行将这种爱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那种感受实在是太让人内心愉悦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内观和觉察会更深入、更自然更到位,在看到别人存在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提醒自己修行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郑委老师: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帮助别人,自助助人,助人者自助,周而复始,自己幸福,别人因你而快乐,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当我看到MQ这一段的时候,特别为她高兴,作为女人,一定要学会爱自己,什么是爱自己——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利他心,MQ的家庭幸福来源于她拥有了一颗平常心,MQ现在的利他心会把她和她家庭的幸福推向一个更高点,祝福MQ和她的家人!)
2013年终于圆满地渡过了,它带给我的不仅是生活质量的提升,从长远来说,它更是引领我今后如何修行自己,收获一个越来越幸福的家和一个更加爱自己的人生!我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始终将“止于至善”作为自己的修行的方向和目标,希望自己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如众多的前辈一样成为优雅的蝴蝶,将更多爱传递出去!
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我(郑委老师)除节假日以外,每天更新一篇关于“爱与幸福”的文章
更新地址是郑委老师的新浪博客,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cpep
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
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
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
想让手机随时收到郑委老师的信息吗?请用手机微信右上角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关注郑委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