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视角:你的爱是有条件的吗?

(2010-06-09 05:12:07)
标签:

家庭

教育

父母的爱

妈妈

分类: 育儿感悟:拥有孩子多少年
 孩子视角:你的爱是有条件的吗?


                   图文:加州魔豆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dihope
 
如果随便问一个父母,“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吗?”肯定会得到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不是,无论他怎样我们都爱他。”可是事实确实如此吗?去每一个有小孩子的地方听听,这样的声音总不绝于耳:“你再到处乱跑,妈妈就不管你了!”“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会做,怎么做我的儿子!”当孩子不听话,不符合父母的要求的时候,有多少父母在那时收回了他们的爱?
 
曾经有机构就这个问题去做过调查,他们问孩子们在家有没有挨过打,80%的孩子举起了手。他们又问,当你们听话,表现好的时候,爸爸妈妈爱你们有多少?孩子们大大的张开了他们的手臂,高兴地表达父母爱他们有那么多。当问到他们表现不好时,爸爸妈妈的爱有多少,很多孩子只是伸出了手指头,甚至把双手抱紧在胸前表示那时父母的爱为零。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直观的,他们可以用手臂笔划出长度来表达他们得到的爱。他们的内心已经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当我表现好的时候,他们就爱我,当我表现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不爱我,会惩罚我。可是,很多父母的心里并不这样想,我爱孩子当然是无条件的,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
 
在美国,很多华人的孩子在学习上都特别优秀,他们拿全奖,上名校。可是,很多孩子离开父母去了大学后,就一去不返,再也不回家了。父母祈求他们改变,祈求他们回来,他们只是耸耸肩,说:This is my own life。你们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成绩好,你们才喜欢我,我上了好大学,你们才爱我。我已经独立了,不需要你们了.”话说十年寒窗辛苦煎熬,父母比孩子要承受更多,当金榜题名这一天终于到来,却成了孩子的解脱日。为什么父母所做的一切不能感动孩子,因为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
 
孩子做事认真,学习好,在某些方面特别有天赋,父母自然会为孩子自豪,但是不要让孩子觉得“我只有表现好,他们才会为我自豪”。有条件的爱,让孩子抛弃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愿望,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内心也越来越不和谐。有条件的爱,让孩子自动去迎合父母的愿望,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自己真正的选择,而是来自内心的压力。有条件的爱,让他们即使获得成功,也只有短暂的快乐,并怀疑事情本身的意义。有条件的爱,让他们不喜欢父母并对父母有反感。
 
有两个家庭,发生了同样一件事,孩子们在房间追赶打破了妈妈最爱的花瓶。第一个家庭的妈妈闻声过来,并没有责骂孩子,把碎片处理完后警告孩子:下次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们了!第二个家庭的妈妈处理完碎片,蹲下来问孩子,你想跟妈妈说什么吗?孩子问:妈妈,你还爱我吗?妈妈回答:我当然爱你了。孩子说:哪怕我淘气打碎了花瓶你也爱我吗?妈妈回答:是的,我永远爱你。孩子问:就算是做错了事,你也会爱我?妈妈回答:是的,妈妈或许会不喜欢你做的那件事,但是,妈妈会永远爱你这个人。孩子放心地笑了。
 
做错事情后,孩子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责骂,而是担心父母从此不爱他了。在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除了指出错误,更重要的是消除孩子的这种担忧,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但是永远不要说我会因此不喜欢你。因为,这种负面的有条件教育方法,并不能让孩子去反省他的错误,而是加重孩子的焦虑与怨恨。告诉孩子,我永远爱你,永远给你时间让你去改正错误,去到达终点,失败与犯错并不重要,这只是一件事情,不会因此改变我对你的爱。
 
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会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表现而增加,会因为他们的失败和犯错而减少。平静地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成功与失败,宽恕孩子的错误,等待孩子的改进,去爱他,一直爱他,毫无条件地爱他,恰如其分地爱他。这样,孩子就可以更加释放父母欣赏的那部分自我,不需要隐藏让父母失望的那部分自我,他们会有灵动的自由的思想与灵魂,体验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一个父母给孩子爱的最高境界,是真正无条件的爱。
 
 
 
 
相关阅读:
 
             听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是父母手中的箭

                              不做抱怨的父母

                         我们强迫孩子做了多少事? (哈尔滨日报)

                 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过失(不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不该忽略的十件事(家庭育儿)
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婚姻与家庭 今日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