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2009-11-16 19:31:06)
标签:

教育

学校

捐款

义工

加拿大

家长

杂谈

北美

                                              图文/安妮鲜花

 

    在加拿大,高中以下孩子接受的是义务教育(从5开始的学前班到12年级,一共13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除了文具外,其他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是不需要个人缴纳的。

 

    而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义工方面。按照教育局发布的家长手册中的定义:义工是一个愿意免费付出时间去协助一个计划、活动或项目的人仕。若有兴趣参与,请与学校教职员联络。义务工作是一个认识其他家长或社区人事的最好机会和途径。

 

    义工在北美很普遍,是公民回馈社会的一个普遍方式--在他们的理念中,社会的具体体现就是社区,公立学校也是社区的组成部分。所以,每个学校都设有家长谘询委员会Parent Advisory Council (P.A.C.) 。家长谘询委员会也是由一群家长义工组成。每位家长均是会员,通常每月集会一次,目的是与教职员充力合作来改善学校的运作。并成立小组及设立不同的计划以支持学校的教育哲学及理想。

 

    开学刚两周的时候,大宝从学校带回一张家长委员会PAC的 Welcome Back BBQ 的通知。就是说,会有一个烧烤晚会,会上有很多需要家长服务的义工项目向大家公布,等待广大家长的参与!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这就是那张邀请家长去参加“欢迎返校的烧烤”通知单

 

    烧烤很简单,就是现场烤一些香肠,然后做成 Hotdog 卖给家长们,也还有果汁、水、薯片卖--其实这就是一种捐款方式。一年下来,经过那许多次的各种各样的捐款(我发现北美的捐款无处不在,很多事情都是用捐款来做的),也见过学校用捐款改进了Playground。在现场上设的PAC(家长委员会)宣传台上,发放了各种义工的宣传资料,下面就是要征集的一些义工项目:

 

    1. Hot Lunch Days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平时都是学生自己带午餐,但是每个月有一次全校学生老师统一订午餐,师生一起吃,叫做Hot Lunch, 孩子们每次都很喜欢. 因为加拿大是一个绝对多元化的国家,这个Hot Lunch让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民族不同口味的午餐。去年的Hot Lunch Days,到现在还记得的就有Pizza Day,Hog Dog Day, Sushi Day, Tortilla Day. 其中的Tortilla, 的确是我们从未尝过的。

 

    征集的义工包括:收集并分类整理各个教室的订单、清点帐目;清洗装午餐的盒子、根据各个教室的订购情况整理并将午餐分发到教室等。

 

 

    2. 牛奶计划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家长可以给学生订午餐新鲜牛奶,有几种口味和规格。征集的义工负责收集、整理订单、清点帐目,制作牛奶领取卡片(学生凭卡片每天午餐时到大厅去领牛奶)。牛奶公司送奶到学校后,做义工的家长也负责把牛奶保存到冰箱中,并且在大厅中协助高年级的学生义工给订购的学生分发牛奶。从学校的这个牛奶计划定牛奶,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很新鲜,费用也比在超市购买便宜一半甚至更多 -- 家长的义工应该说对降低成本会有些作用吧。

 

 

     3. 募捐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PAC(家长委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募捐,所得款项由PAC支配,用于给学校购买各种器材(比如去年,操场上增加了秋千等设施),或者支持学校的各种活动:学校每年都聘请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员到学校教学生或者送学生到专业场所去训练,比如去年的活动就包括足球、网球、Hip Hop、Jazz、瑜伽等,每项活动一般是在体育课时间上,持续1-2周(每周3堂体育课),从每个学生收取成本费用。对所有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家长提出来或者没有给学生带足费用,其余全部由PAC支付。PAC的口号是,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错过这些学习和接触新事物的机会。

 

    除了直接捐款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寻找赞助商家。这类赞助不是直接要求商家出钱,而是由商家出产品,学校给学生带回家产品说明和订购的表格,然后商家按销售比例给PAC捐款。当然家长也要协助收集订单、清点帐务、以及产品运达后给学生分发等等。一年下来,孩子带回来不下10种这类的产品说明和订购的表格,年初以及各种节日之前最多,大多为应景的商品或者各种会员卡等。比如今年的圣诞节,就又有一份订购巧克力的表格了。

 

 

     4. 旧衣服募捐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每年有三次捐旧衣服(也包括被子、婴儿尿布等等,干净整齐并且整理到大的黑色垃圾袋中或者产品的原装箱子中)的活动,有一个机构会到学校取走收集到的东西,用于资助需要的人,而学校可以每袋获得$2.75的收入,这个收入就作为PAC的募捐所得。家长除直接捐外,还要协助贴布告、准备给每个学生带回家里的募捐通知、收集整理募集到的东西等。

 

 

    5. 圣诞节 Pancake 早餐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每年圣诞节,学校都组织一次Pancake早餐,学生随便捐多少钱都可以,然后就可以享受早餐。不但美味,而且现场很有节日气氛,也是一次和其他班级的好朋友或者老师等一起吃饭的好机会。所有当天募集到的钱,都捐给一个需要资助的机构,每年可能不同。早餐的Pancake, 都是家长募集到的食品券或者材料,然后自己做的。所有的活动都是要由做义工的家长来负责的,包括组织协调整个活动、募集材料、做Pancake并且服务、现场布置、收集当天的募捐款、善后处理等等。

 

 

    6. Campbell's 标签收集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这就是 Campbell's 标签收集的说明:收集Campbell公司的各种产品的标签,然后PAC用这些标签到该公司兑换成给PAC的捐款。当然,通过这个方式,这个公司也做足了宣传,而且孩子见到这个公司的产品,就要求买,因为可以收集标签!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这些就是部分Campbell公司的产品,收集任何这些产品的标签,都有效

 

    家长最直接的支持当然是协助收集这些产品标签,学校大门内就有一个箱子,可以随时把标签放到箱子里。家长义工也负责把把标签整理、分类等。整个活动,都是家长来负责。

 

 

    7. Teacher Appretiation Lunch 谢师午餐

 

    没有找到今年的这项通知单,就把去年经历过的写出来。每年六月份,也就是一学年快要结束的时候,PAC都组织一次感谢老师及学校全体员工的午餐,家长可以送一份菜或者点心、可以做义工去提前准备或者善后处理、可以送花(我们去年就是送的花了)、或者简单的直接捐款。

 

    以上所有这些活动,都是PAC组织的,需要家长做各种各样的义工。当然最开始提到的那个Welcome Back BBQ, 也是需要家长做义工。上述所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所有涉及到学生或者家长可以订购的,都有一个规矩:一律不找零,多余出来的都作为给PAC的捐款。

 

    除PAC需要家长做各种各样的义工外,老师或者学校也需要家长协助:学校的运动会,都是高年级学生组织,家长做义工协助的;班级每年都有几次的Field Trip,应该叫参观旅游吧, 都是征集义工来协助老师,一年级时女儿的班级就参观过农场、SFU大学、科学馆。一个家长全程负责一个组4、5个孩子。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因为一到这些公共场合,孩子们看到玩的就什么都忘了,所以家长要随时盯住。尽管不停的叮嘱,但是也还是有一会儿就不见了的孩子。

 

    对于所有义工,家长都可以带家里的小孩子一起去,有专门人员陪孩子玩,只要孩子不是特别小,家长可以放心做事。

 

    义工是北美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各种大型活动都能见到义工的身影。孩子们到了一定年级,做够一定时间的义工是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高年级协助低年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都非常普遍。在高考录取中,义工表现及感受也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录取指标。

 

    也许因为从小就开始作义工,所以家长们对义工的热情很高。很且,北美的成年人普遍动手能力很强,不管是做食物、做用品还是干些简单的体力活,他们都做得比较得心应手。我想,这和他们从小的教育就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也能看出我们小时候动手能力欠缺的遗憾。

 

    以上这些义工项目,我们能抽出时间来的, 或者非常感兴趣的(比如Field Trip),就去参加做义工;孩子带回来的那些购买后商家可以给PAC或者学校提成的商品,则尽可能购买一些,虽然有些偏贵一点(比如巧克力~);这里面每个月的书单真的很好,都是适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图书而且比书店便宜,购买后出版社还会给学校或者班级赠送图书。其他的,就直接捐款解决了。当然了,每项活动既不做义工也不送花也不买东西也不捐款也是可以的,并非强制,甚至孩子不带足明确标明的各项活动费用也不会导致孩子参加不了(PAC会补足的),不过,中国的家长基本上没有这么做的,大家还是很要面子的,更不愿意让孩子觉得不好看。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家长协助参加的项目,就是BC 省学校水果和蔬菜营养计划: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这就是这个蔬菜和水果计划的宣传单

 

    出于环保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虑,BC省学校鼓励学生食用本地水果、蔬菜--这一点,在加拿大小学生咋背单词中大宝拿的那个苹果就是这个计划的产物。这个计划,要求家长支持的事情最简单,不需要出力,只要鼓励孩子参加这个计划即可。

 

    在课堂上,老师就有介绍:消费本地水果、蔬菜可以减少运输量,节省能源并减少排放。除了关于环保方面的介绍外,还不时介绍本省出产的水果、蔬菜,并且在介绍到哪一种时都给学生每人免费发一个。去年一年,不时就发现大宝放学时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西红柿、或者胡罗卜!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不知不觉中,从娃娃抓起就把本地农业的长远需求培养好了,不得不佩服老外的长远眼光。

 

     不但学校,就是课外班,也需要义工!看下面,女儿参加的芭蕾舞班,第一次课上发的征集家长义工的表格: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这个艺术中心办的芭蕾舞班,需要义工帮助协调课程和家长的沟通、协助准备课堂需要的服装及缝纫、协助一年一度的演出等(芭蕾舞班是分级的,每个级别年末都有一个表演性质的汇报演出)。

 

    家长做义工,让孩子感觉很光荣--自愿为他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是北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己的家长在老师同学面前能展现出这样的一面,孩子会觉得很自豪。我想北美的义工能够长久不衰,和一代一代家长的示范作用应该有很大关系。所谓言传身教,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方式吧!

 

被新浪推荐的教育亲子育儿类精彩博文:

   

       幼儿英语如何启蒙(新浪首页)

       加拿大学前班咋学英语(新浪教育出国专题转载)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加拿大小学生如何培养语感

       加拿大小学生咋背单词(新浪首页)

       小学生留学加拿大成功申请经历(新浪首页)

       小学生英语流利阅读必备200词

       与加拿大二年级同步学英语(1)

       与加拿大二年级同步学英语(2)

       与加拿大二年级同步学英语(3)

       与加拿大二年级同步学英语(4)

      

 

       国外孩子上学带饭真发愁(新浪首页)

       温哥华万圣节派对是怎么疯玩的(新浪首页)

   国外孩子上兴趣班的烦心事(新浪首页)

   坚决支持特长班的N个理由

   盘点6岁女孩喜欢的兴趣班

   加拿大孩子的暑期游泳活动

   让孩子乐此不疲的暑假课外班

   办个生日PARTY要花多少钱

   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

       北美校园被没收手机后

       加拿大:家长要为学校做义工

     该不该让孩子当个“官”?

     加拿大小学新生的第一课--中西教育比较

     国外一年级新生的性教育课

     出国留学行装准备--别忘带正装

     加国小学教室为什么有两扇门

     爱管闲事的小老外

       与红叶共舞的花仙子(组图)

 

       孩子入园妈妈必须要知道的

   讲规则,从两岁开始-可乐的故事

   最爱那份阳光

   认生的孩子要慢养

   

   当妈后工作生活如何取舍

  你会拒绝老公的钻戒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