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观愍王朱樉陵石雕群

标签:
人文古迹纪实掠影 |

p2
↑由北向南望去
观览了隐王朱尚炳陵墓石雕,再次来到其西面的明藩王朱樉陵前,一览冬日夕阳余晖下石雕群落。
站在石雕群的北端向南望去,石雕群像错落有致的组合排列着。夕阳下,这王陵石雕似泛出了六百多年的余晖,与秦岭终南山遥相呼应。可以说,探寻观览的六处秦藩王陵墓石雕群,相对来说,就数愍王朱樉陵园开阔了。
经查阅,在 2006年5月25日,长安明十三陵及其陪葬墓就被公布为第六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令人欣喜。可一路探寻下来,没有看到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不知何因?可总归寄希望其得到真实的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夕阳下东西两侧的华表
p4
p5
↓东侧的石虎
p6
↓由西侧的石虎望去
p7
↓西侧站立的石马
p8
p9
↓西侧的麒麟、石虎、华表
p10
↓东侧的石马、文武官员石像、石狮
p11
p12
↓夕阳下的石马
p13
↓西侧的文官
p14
↓东侧的武官
p15
↓东侧的武官
p16
p17
↓东侧的石马
p18
p19
↓西侧的石马
p20
↓西侧的麒麟
p21
↓东西两侧的石狮
p22
p23
↓残损的石龟,背上的石碑不知去向
p24
p25
↓陵道
p26
p27
↓田野里开阔的陵园
p28
资料编辑:
明秦藩王十三陵位于风栖原、鸿固原、高望原、少陵原上。墓群以环形排开,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3公里。这里埋葬着明代秦藩王及30多位郡王。1995年被长安县人 民 政 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保护区以愍王朱棱等墓群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约1000米。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巩固政权,把除太子以外的诸王子分封于全国各地。26子中,除懿文太子及皇子楠早逝,共封24藩王。后又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共25王。并定下规矩: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即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封为郡王。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藩王,驻骅西安,镇守西北。在25藩王中,朱樉势力最大,号称“天下第一藩”。他的子孙相继继承王位。秦藩王从第一代藩王朱樉到明亡,共有14位藩王,即:憨王朱樉、隐王朱尚炳、僖王朱志堩、怀王朱志均、康王朱志邅、惠王朱公锡、简王朱诚泳、昭王朱秉欆、定王朱惟焯、宣王朱怀埢、靖王朱敬镕、敬王朱谊澏、肃王朱谊漶及末代秦王朱存枢。除了朱存枢投降李自成农民政权,死后不知葬于何处,其余13位藩王和世子朱敬鉁以及30多位郡王,皆埋葬在该墓群。
大府井村秦藩王墓葬群:
秦愍王朱樉墓: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被封为秦王。十一年(1378)就藩于西安,镇守关中和西北。由于政绩比较突出,所以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举荐为宗人府宗人令,洪武二十八年(1395),诏令帅平羌将军宁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皇帝赏赐甚厚。同年三月薨,葬于今长安区杜陵原。墓冢在今杜陵乡大府井村东北,坐北向南,现封土高约20米,周长l87米。墓前神道两旁有华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马、石人、石狮等大型石雕l8件,均系明初雕刻,造型、刻工均极精美,是一批明代石刻艺术的精品。
秦僖王朱志堩墓:朱志堩是隐王朱尚炳的儿子,第三代秦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薨。据《咸宁县志·陵墓志》载,墓在大府井东北愍王朱樉墓旁,据专家分析可能在朱樉墓碑东南4座墓冢之中,现无法确认。
秦怀王朱志均墓:朱志均是僖王朱志堩的庶兄。因朱志堩无子,其庶兄由渭南王继承王位,在位两年,于宣德元年(1426)薨,陪葬于朱樉墓旁。据《咸宁县志·陵墓志》载,墓在大府井东北朱樉墓东南4座冢之中。具体位置尚待确定。
秦昭王朱秉欆墓:朱秉欆是简王朱诚泳侄,临潼郡王朱诚澡庶子,初封镇国将军,弘治八年(1495)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进封秦王,为第八代秦王,弘治十四年卒。其墓位于杜陵乡大府井村东。据嘉庆《咸宁县志》引《西安府志》:“墓在洪固原朱樉墓旁。”
秦敬王朱谊澏墓:朱谊澏是秦靖王朱敬镕之子,万历十四年(1586)薨。据《咸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经查访墓在今三府井村东,墓冢及地面文物已不存在。
秦敬王朱谊澏(旐)墓:朱谊澏是敬王朱谊澏之弟。据《成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经查访墓在今三府井村东,墓冢及地面文物已不存在。
相关博文链接:
《再寻朱敬鉁墓冢》
《探寻朱敬鉁墓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