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观明秦藩王朱怀埢陵石雕群

(2011-12-09 21:54:12)
标签:

人文

古迹

纪实

掠影

杂谈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西两侧的文官 

 

三府井村拆除的大场地,深一脚浅一脚地越过散落在村道的残砖,再度来到明秦宣王朱怀埢陵前石雕群的院落。与夏初时相比,院内葱绿的玉米已经枯萎凋零,野草丛生。眼前,处在村子整体拆除中的石雕群,越发显得寂寥。

三府井村行将完结,不知这明代的石雕群将何去何从?其安身之地又在何方?更不知残存的墓冢何以处置?但愿它们得以有个好的安顿和归宿。

 

越过散落在村道的残砖,再度来到明秦宣王朱怀埢陵前石雕群的院落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荒凉寂寥的石雕院落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玉米已经枯萎凋零,野草丛生,一片荒芜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八棱形华表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西两侧的石虎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西两侧的盘角石羊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据说是唯一的牵马石雕同样身陷黄土之中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面对称的牵马石雕惨遭厄运已没有了头脸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处在院墙之外的石龟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旁是新建的富力城大厦,这处是历经沧桑的遗存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知这明代的石雕群将何从何去,其安身之地又在何方?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愿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得以保护传承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资料编辑(摘自博友今古长安《西安市长安区文物古迹简介说明》):

宣王朱怀埢(第十位秦王)  朱怀埢是定王再从子,嘉靖四十五年(1566)薨。据《咸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靖王敬镕,敬王宜( 、肃王宜()漶、景王存机墓俱在焉。据调查,墓在杜陵乡三府井村东北,封土堆高约 9米,周长60米,座北面南,神道两旁,由南向北,依次有:华表l对,八棱形,部分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高2.25米,每面宽0.22米,顶为圆珠形;石踞虎1对,部分埋人土中,露出地面高1.25米;盘角石羊l对,站立在长2.18米、宽0.55米的石台上,高1.89米;牵马石人1对,头戴方帽(又叫四方平定帽),身着开襟短袍,一手提鞭,一手牵马,下部埋人土中,露出地面高1.2米,石马身长2.54米,高1.15米,鞍架齐全;鞍、镫、靶、搭背等,刻工极细,线条流畅;文官石像两个,高2.5米,宽1米,厚0.58米,头戴无脚犊头,身着博衣大袖长袍,腰束玉带,双手持笏。在诸秦藩王墓中,惟此墓有牵马人,但无石麒鳞、石狮、武官,也可能埋人土中或被毁。

    靖王朱敬镕(第十一位秦王)  朱敬镕是宣王之子,万历四年(1576)薨。据嘉庆《咸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位于今三府井村东北,墓冢及地面文物都不存在。

敬王朱谊 (第十二位秦王)  朱谊15是靖王之子,万历十四年(1586)薨。据《咸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经调查得知,在今三府井村东,墓冢及地面文物都不存在。

 肃王朱谊漶(第十三位秦王)  朱谊漶敬王之弟。据《咸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据调查,墓在今三府井村东,墓冢及地面文物都不存在。

     

相关博文链接:

即将消失的三府井村

呼唤秦藩王陵文物保护

探寻明秦王陵——三府井秦宣王朱怀埢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