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草莓&蓝莓】保存到夏天的冷藏方法

标签:
草莓蓝莓冰箱保存美食 |
分类: 烘培-------酱馅果糖 |
http://s8/mw690/001KgTUggy6Hu0i5KTB27&690
准备材料:草莓,白砂糖,热开水
所需工具:冰箱
http://s5/mw690/001KgTUggy6HuwLqV8M24&690 | STEP 1 | |
草莓不去蒂头放入清水里浸泡15分钟,这样大多数农药可以随水溶解。 然后在一盆清水中溶解几勺盐,将草莓放入顺便摘去蒂头浸泡5分钟。 最后再用冷开水清洗一遍就可以了。不要用手搓,也不用清洁剂。 |
||
http://s14/mw690/001KgTUggy6HuwLvMhDfd&690 | STEP 2 | |
热开水200克(没的话冷开水也可)。加入白砂糖134克,调匀成40%浓度的白糖水。(加这么多糖原因见TIPS)
放置完全冷却。 |
||
http://s5/mw690/001KgTUggy6HuwLAebOe4&690 | STEP 3 | |
从浸泡好的草莓中,选拔个头匀称体型端庄者。
准备容器试装一下需要放多少个。 |
||
http://s7/mw690/001KgTUggy6HuwLELNY86&690 | STEP 4 | |
将去蒂的草莓浸泡入已经冷却的白糖水中,5分钟。 |
||
http://s1/mw690/001KgTUggy6HuwOnp2o60&690 | STEP 5 | |
用干净筷子依次夹出,用厨纸轻轻擦去多余水分。
表面水分太多容易相互冻在一起。 |
||
http://s5/mw690/001KgTUggy6HuwOt5Os84&690 | STEP 6 | |
放入容器中,尽量平放不堆叠。
加盖后包裹保鲜袋,送入冰箱速冻层(放雪糕棒冰的那里)。 |
||
http://s11/mw690/001KgTUggy6HuwOwYtk2a&690 | STEP 7 | |
如此操作,约可保存3-6个月左右。
取出后颜色外观基本无变化,保持草莓风味酸甜可口。 刚出冰箱时会很硬邦邦,室温放置一段时间由于内部冰结水分融化,草莓会变得软趴趴,属正常现象。 |
||
http://s1/mw690/001KgTUggy6HuwOCmfS20&690 | 附:蓝莓速冻保存方法 | |
不要清洗,将蓝莓用干净纸巾,轻轻地一个个仔细地擦干净。表面不留任何水分,有破裂腐烂者全部扔除。
平放入容器,加盖,送入冰箱速冻。 可保存数月。(个人实测试验存放了2周,然后就都用掉了,因此具体期限不详。) |
草莓速冻法参考自这里:
写的很详细,谢谢原作者。
TIPS:
水果在冷冻前要糖水浸泡,这道工序看似多余,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蔬菜水果中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发生,使冷冻果蔬的颜色、风味、营养等发生变化,影响质量。冷冻时的低温可以降低这些酶的活性,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能使酶彻底失活。所以在低温冷冻时,水果内仍在进行生化反应,只不过非常缓慢而已。所以冷冻时间越长,果蔬的品质就越差,就是酶在慢慢发挥着作用。尤其是在解冻时,酶也会迅速活跃起来,使产品迅速质量劣变。所以要在果蔬冷冻前做一些处理,就可以尽量减少酶的作用。比如将水果用糖水浸泡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速冻草莓解冻后外观和风味如初,但质地不再像新鲜草莓那般脆实。刚出冰箱时候硬邦邦,融化后会变柔软。
http://s11/mw690/001KgTUggy6Hu0kcrUeea&690
拍完这张
啪嗒~盖上水晶棺材盖。打入冷宫,夏天见!
http://s5/mw690/001KgTUggy6Hu0masQI44&690
盛夏时节,从自家冰箱里取出时令水果店里已经没有在卖的草莓,可以装饰蛋糕和甜点,也可以当做冰淇淋或棒冰直接啃一个,酸甜爽口。
冰箱也是时光机~
http://s8/mw690/001KgTUggy6Huw0rSib67&690
泡草莓的糖水多了怎么办?做甜点吧!
香烤年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0xlo5.html
粉彩汤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1k1bh.html
鲤鱼年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1jnjb.html
艾草青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10ail.html
酒酿圆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0qsla.html
瘪嘴团(白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0sji7.html
糖水菠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1ls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