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和瑜伽
(2015-03-14 11:57:23)
标签:
瑜伽意识冲突别人身体 |
分类: 保健养生 |
我们依靠什么而存在?是我们的肉体吗?不,是我们的意识。物质身体只是意识的载体,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呈现。物质身体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发出一个指令,指挥物质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意识发出冷的指令,身体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我们的意识是自然意识的一部分,它来自于大自然。我们的意识集中于我们的肉体,意识与肉体同步,不超前,也不滞后,就是身心合一。我们的意识服从于自然意识,与自然意识同步,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都是通过呼吸实现的,当呼吸平稳、绵长,就是达到了合一的状态。而瑜伽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意识与身体、意识与自然的同步,即身与心、心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瑜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更有着瑜伽医治百病、延年益寿的说法。但是,若只是练瑜伽而不了解真实的瑜伽,不但医不了病,反会损害身心。盲目练习瑜伽包括:只练体位,不注意饮食;只注重饮食,不注意休息;虽知劳逸结合,却不关注污染的环境;你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某一项失去平衡。如果这样练瑜伽,不但不会健体强身,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瑜伽不仅只是体位呼吸,更是全然的冥想觉知。瑜伽的状态是在工作中、学习中、吃饭睡眠中,每时每刻与你所接触的万事万物和谐地在一起。
瑜伽还有接纳的意思,接纳生活中的一切苦与痛。活着不可能没有疾病,实际上,没有哪一种病是可以根治的,所有病只能缓解。疾病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稍偏离本性一点,就会用疼痛提醒人需要调整身心。只有温和的力量会抚平内心,让身、心、灵得到彻底的治疗。古人云:“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所以,听人劝者活百年,固执的人老得快,不遵守自然规律会死得早。疾病不过是给人的一个温馨提示,提醒人不要自以为是,要遵守自然规律。
瑜伽是远古时代的修行者把每件对生命有益的事情记录下来,编辑而成的智慧。养成记录的习惯,记下你的思想和感觉,记下你对妒忌、羡慕、虚荣、好色、性欲等的各种反应,就能了解你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觉察到自己不良的思维习惯。如果平时生病时能记下最初的身体状态、后续治疗康复的全部过程,以后再遇到相同的病症,自己就能知道怎样预防与治疗。
现在许多人每天忙忙碌碌,总是认为时间不够用,因此无法有规律地生活,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但休息不好的后果,就是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导致疾病。所以,对于休息,没有任何借口,必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实际上,我们每天的时间并不是不够用,而是因为闲话说得太多,闲事做得太多,闲心操得太多。每天吃淡点,心淡点,凡事看淡点,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安排生活。
冲突由心而生。论是语言上还是肢体上的冲突,都不过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尊重与帮助而已。如果你能保持温和的态度,进行协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
冲突由口而出。若能保持和气,与人交谈能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那么,即使一个疯子,也会很快地平静下来。冲突常常滑稽到只为争一口气。气不顺,拿别人撒气,受到了抵抗,为了出这口恶气,为了讨要一个说法,内在的矛盾就发展成外在的冲突。
面对冲突先观察自己的反应,注意那些“不公平”或是“都是别人的错”之类的论断。抱怨不能解决问题。一切摩擦都是由于距离过近导致的碰撞,只要退一步,保持些距离,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去思考我能做些什么,就可能解决问题。任何时候你不能宽恕,只说明你还不够强大,别人有错误,一定说明自己也存在错误;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或者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世界冥顽不化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认识生命中遇到的灾难、冲突、坎坷、不幸,才能得到上天给予的祝福。你把这些祝福拒之门外、当作烦恼,才会成为烦恼。你想象出来的烦恼会不断地敲击你闭锁的心门,直到你崩溃。《易经》中最令人满意的就是雷火交加的丰卦。它喻义着雷和火碰撞后,毁灭陈腐,为大地带来新生,使万物欣欣向荣。当你看到过去如何控制现在、改变未来,就能无视眼前的冲突,辨别是非,认识大体。生活中的不如意、负面的情绪,不过是不良的习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反射出的一些虚幻错觉。
容得下别人,首先要能包容自己。以往的过错、过失,长期压抑,就会把不满的情绪向外宣泄。包容不是纵容。不是纵容你逃避责任,也不是纵容你做一些有损生命的事。包容只是让你善待自己。如果生活在满腹牢骚、吃喝嫖赌、百无禁忌的人群中,没有能力改变环境,那就回避;遇有不喜欢的话,马上换题;不喜欢的人,马上撤离。包容别人更要保护好自己。没人能把他没有的给予别人,你没钱就不能给人钱,你没力量和智慧就没办法帮助别人。自我完善后才有足够的能量,强大的吸引力会让属于你的向你靠近,所有的美善、富足将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周围的环境也会因你而改变。
做到包容很简单,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只要放下批判,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理解周遭的一切;愿意将所有的伤害当成最严厉的老师,给那些伤害你的人留下反思的时间;停止无限循环的愤怒,回到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