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点子正
点子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46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2009-08-08 13:47:30)
标签:

点子正

青藏线纪行

西藏十年间

长江源头牧民家

觉果

你们还好吗?

分类: 点子正西藏纪行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上面这幅照片是《西藏十年间》连载13里,已经贴出来的!从长江源头第一桥,可以看到远处雪山脚上,有几头高原信步的牦牛。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牦牛们的主人--仁增多杰。

    《西藏十年间》连载14:

         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下面是十年前写下的“新闻”:

    (青藏线纪行):长江源头牧民家

    初升的太阳照在静静流淌的沱沱河上,四十四岁的牧民仁增多杰一家又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唐古拉山乡四组的牧民仁增多杰,精通汽车驾驶和修理,是闻名远近牧区的“能人”。多杰拥有一辆东风汽车和一辆吉普车,东风汽车用来迁移草场,吉普车则用来购物和为附近的牧民提供服务。

    家里的牲畜曾多达上千只,几年前的一场雪灾,让他们损失大半。仁增多杰一家逐渐意识到草畜矛盾的严重性,开始控制数量,培育优良品种的牛羊。

    如今,家里只有二百多只羊和一百多头牛,为一家提供日常所需的酥油、酸奶、肉食等。辽阔的沱沱河畔,象仁增多杰这样的牧民有九家。

    随着中国对长江源头生态保护的重视,近年来到长江源头进行科学考察和旅游观光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性豪放、从小生长在沱沱河边的多杰,作为长江源头的“活地图”            自然经常被人们请来作向导。

    近年来,政府部门开始对长江源头的牧民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牧民们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牧民开始走出世代居住的草场,在青藏公路沿线开起了茶馆、商店。作向导、汽车运输和牧业收入成为多杰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仁增多杰一家的年收入达五万多元。

    仁增多杰的五个子女都上过学。二十七岁的大女儿索朗央吉嫁给了乡里的汉族医生王贵福,并让仁增多杰抱上了孙子。

    当夕阳给长江源头周围的雪山披上一层金色时,仁增多杰的家人开始把牛羊赶回来,妇女们也忙着挤奶,帐蓬里的太阳能电灯亮了起来。长江源头的牧民家进入了又一个静谧、安祥的高原之夜。(完)

  在上一个连载中和大家介绍了,此次青藏线纪行是青海分社的同事“发起”的,我们西藏分社只是“配合”。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次青藏线纪行,更象是一次“旅游”,虽然海拔高了些,虽然每个地点都要“停”下来,仔细采访,但是更是一种“享受”,享受青藏高原的风光,享受着青藏线的壮美。

  再贴上几幅当年拍摄的照片。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长江源头沱沱河风光!(2000年6月)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雪山雄立,江河无言。长江源头,传说中的各拉丹东,就是源自于画面中的雪山之中!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汹涌的母亲河长江的源头沱沱河,竟然也有“涓涓细流”的一面!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自然界,适者生存!在离长江源头牧民家不远的地方,拍摄的!一头病死的小马,已经成为高原之鹰的午餐。远处的雪山,还有人类人为立下的电线杆,都在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人类与自然的这场“战斗”,谁会成为谁的“午餐”呢?!

  《西藏十年间》连载14:长江源头牧民家你们还好吗?

   这是在青藏线上,难得的拍到的一张照片!这不是藏羚羊,而是黄羊。有关藏羚羊的故事和当年极其珍贵的照片,我会在以后的连载里专门介绍,并奉献!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件事!曾经有一件轰动全国的“记者新闻照片造假”事件。记得是黑龙江的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去西藏“走”了一趟后,先拍了青藏铁路列车在桥上通过的镜头,又不知从哪里移花接木弄来了一群藏羚羊飞奔的镜头,然后“移花接木”,看图说文,说青藏铁路如何“保护”沿线生态了!可以说,他的用意是好的!记得当年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就“会心地笑”了!这张照片当年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看来,评委们也不知道,“一大群藏羚羊”是绝无可能从桥下飞奔而过的,又恰好火车从桥上经过。不说现在,就是在十年前,我在青藏线上边走边拍也好,还是走进藏北腹地,前后时间长达五个月,也没看过一次藏羚羊。绝无可能在铁路下面,看过藏羚羊经过,这与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完全不符,这是一个“高原常识”!后来,这位记者同行终于承认是“移花接木”后期“制作”出来的。

   很遗憾,这一回的连载中,没有牧民仁增多杰的照片。因为作为一个文字记者,绝没有想到会在十年后写下这样的一个连载,我只是拍完的“属于我自己的风光”后,就坐在多杰家中的帐篷里,开始喝酥油茶,看着从帐篷缝隙里透过的高原阳光,美美地“享受”着!然后请,摄影家觉果替我问问多杰家中的情况。再次在这里感谢我的“翻译”--觉果拉!

   真的要辛苦了我的藏族同事觉果。因为此行青藏线纪行,他是唯一的一个藏族,他不但要摄影发稿,还要做翻译。他是个真性情的汉子。我先从新华网西藏频道上,找来他的照片放上,以后再专门讲述“觉果”的故事。

   http://tibet.news.cn/xhsjzzzq/xin_3431105192114578312718.jpg

   我的藏族兄弟--觉果。一个小眼睛的极有“魔力”的藏族老男人!

   昨天晚上,想起我的兄弟们了!就在新华网西藏频道上,看了很长时间。发一张,觉果刚刚拍的照片。他的喜欢拍美女,这是他的“爱好”!呵呵!

  http://tibet.news.cn/photo/2009-07/13/xin_023070613073373424351.jpg

  2009年7月12日,参赛佳丽在展示风采。

    当日,2009亚洲小姐竞选中国内地西藏赛区在拉萨举行预赛,49名参赛选手在舞台上一展风采。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我会尽快和觉果联系,看看他手中还有没有十年前拍摄的照片。我估计,以我了解他的性情,他断然不会留下这些“工作照”的!因为,作为纳木错之子的藏族摄影家觉果,西藏是他的灵魂,而不是他的谈资。

   不知道,长江源头牧民家,仁增多杰,你们现在还好吗?!家里的牲畜现在很多了吧?!还在长江源头住吗?你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在内地上大学了吗?

   你肯定不会记得,十年前,那个蜷在你家的帐篷中,喝着你家喷香酥油茶、嚼着奶渣的那个来自东北的小伙子吧?!

   长江源头牧民家,扎西德勒!

   

   欲知十年前的青藏线纪行中还会发生怎么的故事,藏羚羊和野牦牛的真实照片是如何的?且听下回连载。

                     (点子正)

  

《西藏十年间》连载二:高原反应是什么“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