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十年间》连载四:一个“埋藏”十年的“秘密”1

(2009-07-31 00:52:34)
标签:

点子正

西藏十年间

埋藏十年

秘密

违纪通电话

寻找十年前

雪域战士

杂谈

分类: 点子正西藏纪行

《西藏十年间》连载四:

“埋藏”十年的“秘密”--“违纪”帮高原战士打电话!

   

    《西藏十年间》连载四:一个“埋藏”十年的“秘密”1

 

   资料图片:《在那遥远的地方》精美画册(5)

        独家┃重磅连载: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里,同时,老愤青“歪批”记录热播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边防战士们高大伟岸的身躯,英雄的群像,连绵的雪山,让我再次想起十年前在西藏的岁月。

    真的要感谢《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精彩表演,是《遥远》剧的播出,让我再次走进十年前的西藏岁月,让我能够鼓起勇气,写下我十年前的“承诺”,《西藏十年间》连载一:十年前的边防战士你在哪里?!

 

 

 

感谢新浪杂谈版主们的“厚爱”,将这样的一封没有地址的“信”,帮我一起发出,也要感谢那么多热情的网友,帮我通过各种途径“转”发!

 

更要感谢那么多曾在雪域高原生活战斗过的朋友,特别同样是高原战士的网友们,发来了令人落泪的回贴!

我发主贴时,没有落泪,更多的是回忆与羞愧;但是,看回贴时,却难抑泪水。

真实是最好的故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看着那么从网友的“真诚的回贴”,我也决定接着连载讲述一段我的“亲历”故事,这是一段“秘密”,这是一件关于我“违纪”的事件,也是关于高原战士的!

因为是“秘密”,从未与别人讲起;

因为是“违纪”,更不敢和领导讲起。

 

要讲述之前,要和大家“交代”点背景。

前面说过了,其实这个博客是为十年后再赴西藏做“准备”用的,只是不小心写了一个独家┃重磅连载: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被新浪编辑们“人肉搜索”出我是新华社辽宁分社的记者,正确的说法是一位目前退居二线的“不惑之年的老记”!

要不然,我绝不会拿新华社来说事的!做记者的习惯是,我是“报道”别人的,记者从来都是从属于“新闻事件”的,从来都是“配角”。在西藏,是工作,不是旅游!所以,虽然在西藏近二年的岁月里,拍下了很多的照片,但是很少有几张“到此一游”的应景照片!所以,请大家原谅了!不能配发象其他的“亲历”故事那样的,文中人物的照片!我这里,只有壮美的雪域风光,只有真实的故事!

还有因为新华社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地方分社的记者,很少去写军队的报道,因为有军分社的同事们。还有,大家可能不理解,为何我会想不起来“十年前的养花的边防战士呢?!”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西藏一共七个地区,虽然只有二年,但是我都去过了!一般有招待所的地方就住,或者住藏族老乡的帐篷,能找到亲人解放军的地方,都去“麻烦”亲人们!

在青藏线我走了四次,其中写了十多篇《青藏线纪行》,去藏东昌都,也写了《昌都纪行》十多篇,还有去阿里、珠峰大本营采访,去神山、圣湖,住了很多次“兵站”,或者部队,都是“一走一过”。即使是在拉萨,我也《拉萨印象》十多篇,还有《拉萨冬日即景》,都是连载,可能写连载更能写出故事感。虽然写连载费力不讨好!以后,再和各位网友,慢慢地聊其他的连载故事,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的话,如果你愿意听一些真实的故事的话,我愿意给你讲下去!

十年前在西藏,一般都严格遵守“规定”,从不主动去采访军队,主要是“担心采访”,发不了稿件,我们自己也下不了“台”!所以,可能让各位网友“失望”的是,在这些边防战士的照片中,从没有我与他们的“合影”,因为我都是拍摄者。当年也没有想过,会把这些经历,十年后我会写出来。

十年后,回想起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顾虑”呢?!为什么就不能“顺便”多和这些可爱的边防战士们,聊一聊呢?!为什么就不能多住几天“兵营”呢?!为什么要“死守”那些“规定”呢?!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埋藏”了十年的“秘密”!

这里的高原战士,应该是位于阿里,也就是英雄孔繁森战斗生活过的阿里。

大家都知道西藏有个神山圣湖,神山岗仁波钦,圣湖玛旁雍错。十年前的当晚我们就借宿于神山脚下的“兵营”。这一回,地点很清楚,可是人物和姓名,我同样无法记得。因为当年也不想记得,毕竟是一件“秘密”!

先要和大家讲一件高原“常识”,十年前,虽然手机也普通应用。但是在西藏,只有拉萨,和西藏七个地区的首府,才有手机信号,其他的地区都没有信号,更别说现在内地的互联网和现在的什么3G。我们在外采访发稿怎么办?!大家可能不能理解,在西藏“写稿”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发稿”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第一,我们必须得有电话线路。一般得通过电话线路,接得拉萨的西藏分社的传稿线路,可是,一般在西藏下面的县里,全县城一般只有二个对外长途线路。十年前在藏北班戈县采访雪域高原出石油的重大消息发稿时,为了着急发稿,是请求县委书记“下命令”,去邮电局的机房,专门将一条线路“让”给我们,才能把稿件“传”回拉萨,再由拉萨传往北京,再从北京,传往全国和世界八方。

第二,我们必须得有电。首先电脑需要用电,大家知道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待机二个小时左右,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做饭,而是要找有电的地方,去给笔记本电脑“充电”。可是,我们一般赶到住宿的地方,都很晚一般很少会有电。这个时候,就得用发电机来发电,可是,发电机需要用柴油,在西藏,柴油比内地要贵多了,更多的时候,有钱你也买不到柴油。我曾经为了让笔记本电脑充电,与商贩讨价还价,充一小时的电从一百元,讲到了五十元。

住在部队的兵站,一来可以免费吃住,虽然兵站没有接待我们住宿的“义务”,而且,我们也不是去采访他们的,我们可以“省”下每天60元的津贴,来买点好吃的补营养;二来,可以免费让笔记本电脑充电。

     如果比较重要的采访,我们会配备“海事卫星”。说来很骄傲,十年前,我们就用了海事卫星,虽然十年前,新华社西藏分社只有二台海事卫星。

海事卫星,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珍贵。因为,我们可以在没有电话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发稿。在西藏的海事卫星,新华社是租用的印度洋的卫星传送,原理是先通过印度洋的卫星,转接到北京总社的接收器,然后再转到拉萨的西藏分社的发稿系统。 这个系统,非常不稳定,时好时坏,如果顺利的话,传一条文字稿,十五分钟就可以搞定,如果不顺的时候,一二个小时都是经常的!那个时候,看着写好的稿件,传不上去,真是急得抓心挠肝。

 这个“秘密”就是从这台海事卫星说起,其实海事卫星不但可以传稿,还可以“打电话”。只要在本来往拉萨的西藏分社的电话中,输入你所在地区的电话号码,通过笔记本电脑的音箱,就可以象“打手机”那样给自己的亲人“打电话”了!

虽然我们每一个采访的记者都知道这个不公开的“秘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用过。每次给西藏分社报平安,都是通过自己所采写的稿件,告诉分社的领导,我们在外面一切都好,还在辛苦地工作着。

因为,我们的“领导”在象交给宝贝一样交给我们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了,一台海事卫星的“通话费用”一分钟要8美元。这是从接通印度洋的卫星就开始算起的。所以,我们采写每一篇稿件,都是改了再改后,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发稿”,不要多花一美元。因为,那都是钱呵!我要说的“秘密“不是这个,却是与海事卫星有关。

和往常一样,十年前,我们那一次,住在了神山脚下的军营。照例,兵站的战士们,象接待亲人一样,接待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放下背包,先和军营的最高首长一位连长,叫了给笔记本电脑充电的“重要性”,连首长马上打开发电机,为我发电给笔记本电脑充电。那天时间还早,看到笔记本电脑开始充电后,我更拿着相机,开始走出兵营,开始四处拍照!我现在非常的羞愧,为什么当时没有给他们那些最可爱的战士们,多拍几张照片呢?!(待续)

 附:点子正“雪域高原”相关最新文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多远?! 

   歪批坏男人吴健《在那遥远的地方》如何“耍流氓”?! 

 《西藏十年间》连载一:十年前的边防战士你在哪里?! 

     《西藏十年间》连载二:高原反应是什么“反应”?!    

  《西藏十年间》连载三:我的连长王永强你在哪里?! 

    《西藏十年间》连载四:一个“埋藏”十年的“秘密”1 

    《西藏十年间》连载四:一个“埋藏”十年的“秘密”2 

    《西藏十年间》连载五:请给边防战士一些“关爱”吧!

    《西藏十年间》连载六:十年前高原战友你在哪里?(最新照片出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