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

(2011-10-17 08:28:39)
标签:

孩子

犯错

教育

屡教不改

方式

分类: 育儿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

    外甥刚进门看见满桌的好菜好肉,情不自禁地抓了一块肉放进嘴里。姐姐看到了,没好气地嚷道
:“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进门先洗手。”这我可以见证,不仅是多少次了,而是多少年了。我很佩服我姐姐的执著,也佩服外甥的倔强,俺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现在进入青春期的外甥不仅不改,而且很不高兴。无奈,这对冤家娘俩。说实在的,姐姐是对的,进门先洗手是对的,但为什么外甥屡教不改呢?家长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普遍现象。确实,在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家长抱怨,俺孩子说个十遍八遍的也不动也不改, 气得我真想揍她/……孩子不改,大人生气,长此以往,就会爆发“战争”。那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呢?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敲门,敲了十遍八遍,都没有人开门,你会怎么样? ...... 答案无非有这么几种:第一,走人;第二;敲其他的门;第三,敲窗;第四,敲邻居的门,转达消息;第五,若知有紧急情况,那就砸门或者撬门,采取应急措施……如果固执地敲门敲下去,大家都认为不可取。其实,我们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要学会变通,要学会改变。那么怎么变通怎么改变呢?                           

1.          不管

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管。就像有的小朋友,尤其是男孩就愿意趴在地上玩,你就让他玩,别嫌脏,等孩子大了,你让在地上他都不玩,就这么简单。

2.          转移

小时候某个阶段,儿子就愿意玩JJ,每见到这种情况,我就给儿子一个玩具,很自然地转移他的注意力,并不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儿子很快就没有这种动作了。

小区有个小朋友和和,那天他在平台上跳上跳下,有时站在离地面一米多的地方往下跳,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讲是挺高的地方,而且前几天就在同一个位置发生意外事件,孩子从这里跳下去,用手扶地,骨折了。和和爸爸和我站在离孩子5开外的地方,一起聊天,和和爸命令孩子不准再跳,和和跟没听见一样,一趟又一趟。作为邻居,我想帮这爷俩,我叫和和过来,高声说,“阿姨有件事和你说。”孩子好奇地跑过来。“鑫鑫找你玩。”“噢。”孩子答应一声,跑去找小朋友玩去了。

3.          变批评为表扬

儿子上一年级时,我为了给儿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孩子的写字要求就挺严格,不好的重写之类的,我认为这是应该的,但后果可想而知,最后儿子捂着本子不让我看。我想这可麻烦了。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我从孩子的每一个笔画开始表扬,每个字都有写的漂亮的一笔,那就表扬一个笔画,慢慢地,孩子的手放开了,也愿意让我看他写的字了。的确,现在孩子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即使家长要批评,也可掌握三表扬一批评的原则,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老师经常找我,说孩子这那的,我当然要把老师的意见转达到,但同时要讲究方法,否则,孩子就认为妈妈不喜欢他,老师告他的状,不喜欢家长老师见面电话。所以,我通常是先说老师表扬了他什么,然后提出什么样的希望,孩子总是很开心地接受。

4.          约定协商

有些家长说孩子不守时,那我们家长首先做到守时,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我和儿子约定吃饭时不看电视,只要我发现就立即关掉,孩子没脾气;只要约定好的时间停止某个活动,提前五分钟提醒,到点结束,都省了麻烦,免得跟念经一样一遍一遍又一遍。时间久了,就锻炼孩子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的抗挫能力。只要孩子能自觉做到守时守信,一定要表扬,大大地表扬,狠狠地表扬。

5.          共同研究

孩子有时犯错屡教不改纯粹是出于好奇,动动这动动那,这时,家长不要制止,引导孩子一起探索。小时候,孩子就像看看暖水瓶里有什么,老人阻止,孩子哭闹,我领着孩子来看暖水瓶,打开瓶盖,告诉他很烫,然后拿着孩子的小手去抓蒸发出来的热气,孩子被烫了一下,从此对暖水瓶不再有丝毫的兴趣。

家有网瘾玩游戏的孩子,家长不妨试一试,看看孩子喜欢哪种游戏,你也学着打,你接受孩子的游戏爱好时,你的教育更容易实现,从中享受亲子时光。如果您实在不喜欢孩子玩那玩意,那建议家长把游戏玩精玩专,和孩子玩的时候让孩子没有成就感,时间久了,他就觉得没意思,因为他老输。想想,是不是一个办法?

6.          武力镇压

对于骂人、打人等行为,如果已成为习惯,而且想让孩子迅速改掉,那就揍一通,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后慢慢做思想工作,慢慢教育。

7.          找同学、伙伴帮忙

孩子大一些之后,尤其从三年级之后,伙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孩子出现的问题可以请孩子的同为、好朋友来帮忙解决。

8.          告诉孩子怎么办

有时候孩子总犯错,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并没有明确表示,你希望孩子怎么做。有一次在外吃饭,我发现邻桌也是一对母子,孩子蛮有兴致地玩筷子勺子,玩完就放在桌子上,可能那位妈妈觉得脏,就一次一次地把孩子玩的那些东东搁在盘子上,妈妈的这一举动没有引起孩子的注意,三番五次之后,妈妈生气了,声音非常大地朝孩子发火,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可孩子还是莫名其妙地看着妈妈,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那位妈妈可以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把筷子勺子放在餐桌上不卫生,应该架在盘子的边上。”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搞得那么负责,家长生气,孩子挨批,周围的食客受惊。

嗨,教育孩子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调动我们的智慧,让孩子配合我们的行动,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心情愉快地伴随孩子成长。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