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情绪孩子愤怒理解 |
分类: 育儿 |
I’ll never forget the first time my oldest son, who is six-year-old, got very angry because I wouldn’t buy him a new toy car, and shouted out the words, “I hate you, Mom.” I felt the mixture of emotions most parents do. Part of me was tempted to laugh because I knew he didn’t mean it – he was just parroting something he’s heard from his friends. But another part of me was crying and upset.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六岁的大儿子第一次生气的时候, 因为当时我不同意给他买新玩具车,他愤怒地大喊:“妈妈,我很你。”就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当时情绪非常的复杂,我一边想笑,因为他本意不是恨我,他只是在模仿他听朋友说过的话;但同时,我很伤心很难过。
“I hate you.” is just the first of many personal attacks our kids throw when they’re angry with us. As they grow, there may be many conflicts between children and us moms. Here are some tips to deal with them.
当孩子对我们愤怒时,他们向我们发起攻击,“我恨你”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最早出现的方式。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孩子和我们妈妈之间会有更多的冲突。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应对方法。
Don’t Overreact(过度反应)
Though it’s very hard not to boil over at moments like these, the best way to come through our children’s expressions of hatred towards us is to focus on the emotions, not the words. Stay calm, and do not start an argument.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让你保持冷静不要大怒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孩子表达针对我们的愤怒,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只关注孩子们的情绪,而不是单纯的这句话。保持冷静,不要和孩子争吵。
Ask for Their Ideas(征求他们意见)
Take action only after your child has aired their entire list of complaints. By asking your child to come up with a specific solution, you’re putting the ball in their court. Not only do they feel you value their opinion, but they also have the challenge of coming up with something that will make themselves feel better.
在孩子发泄出所有的抱怨愤怒后立即采取措施。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否自己能有具体的解决办法,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让他们感觉你尊重他们的意见,而且让他们挑战自己,自己想出一些让自己感觉更好一点的方法。
End with Love(永远有爱)
It’s also comforting for kids to hear that we all have feelings of intense anger, even hatred, but that these are natural and don’t last long. “Even when I’m angry at you I still love you,” I told my sons when they were little, and they still repeat this back to me after our fights. Kids of all ages need to be reminded that once the storm stops, they’ll find themselves in a harbor where they are safe and loved.
让孩子强烈感觉到我们也有类似的情绪,比如生气、愤怒,这些负面情绪,这样他们会感觉舒服些;同时让他们知道这些情绪都是很正常的,但不能持续太久。“即使我生你的气,我依然爱你。”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就这样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大了,他们会在我们争吵后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他们会对我说,“即使我生你的气,我依然爱你。”我们应让所有年龄段的孩子知道,一旦“暴风雨”过后,他们还在那个充满爱心的安全的港湾里,---- 家永远是温暖的,妈妈永远都是爱他们的。
上面的故事体现了西方的文化和育儿思想,在中国可能行不通,很多父母不能接受这种教育思想。但是,民主的家庭不妨可以一试,最起码允许孩子生气,接受他们生父母的气,因为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分男女老幼。如果孩子的情绪对您造成伤害,您可以适当地向他表达您的感受,也让他理解接纳您,然后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引发不悦的冲突。因为我们知道,理解不等于放任,宽容不等于溺爱。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这种开明父母的典范。
故事一:榜样作用
朋友和她上六年级的儿子发生争执,儿子生气地把书摔在沙发上,“咣当”一声摔门进了房间。朋友没有冲进房间把儿子训一通,而是坐在厅里等儿子出来,同时处理自己的情绪。儿子出门后,朋友说,“我们的意见不统一,你生气,妈妈理解。妈妈可以接受你的情绪,但却不能接受你的方式。妈妈对你这种方式感到非常气愤。”小男孩也自知理亏,连忙道歉,“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不这样了。”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这样解释,孩子不懂得处理情绪管理情绪,我们得教他,给他做榜样,孩子跟我们学,而不是单纯地讲道理。我们希望孩子怎样做,就得给孩子我们所希望的东西,就给他什么样的教育,将来他们会用跟我们学来的方式对待我们,这就是学习就是榜样就是模仿。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在孩子的大脑储存了什么,就提取什么;我们在孩子心理中播种了什么,就收获什么。我对这位朋友的解决方式非常佩服。
学以致用。故事二:爱的对峙
按约定9点关电视。我关掉电视后,儿子生气了,独自坐在沙发上。我过去哄他睡觉,他生气地推开我。“孩子,你生妈妈的气?那么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不能看,真的很可惜很遗憾,关键是明天还得上学呢。”(与孩子共情,理解接受他的情绪。)儿子不说话,也不看我。“明天我们可以看重播呀。” (提议解决办法。)儿子还生气,“我就要今天看。”儿子一边抗议一边用劲推我。“我讨厌你,你走开。”我也有点生气,但我呼了一口气,“孩子,妈妈没有满足你的要求,不让你看电视,你生气妈妈理解。但是,妈妈过来哄你睡觉,你却对妈妈这种态度,妈妈很不舒服。”儿子推我的力量没那么重了。“你什么时候不生气了,自己到床上,妈妈在床上等你。妈妈给你五分钟的时间让你自己呆会儿,这样可以吧?”三五分钟过去了,孩子没有动静,我出去看看,儿子躺在沙发上,“你不想进来吗?妈妈在等你。” “你让我自己静静。”“那好,你不要让妈妈等的太久。”(让他感受到我的耐心和爱心。)我退回卧室。又一个三五分钟过去了,孩子自己主动地走进房间,面带微笑,不好意思地靠近我,“妈妈,明天我看重播。”“你现在不讨厌妈妈了吧。”我张开双臂拥抱孩子。
孩子虽小,也有情绪,要给孩子时间空间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妈妈批评孩子,孩子会感觉妈妈不喜欢生气的孩子,生气是不好的不对的,从而拒绝自己的情绪,否定自己的愤怒。在孩子生妈妈气的时候,他在考验妈妈对他的爱,所以不要拒绝孩子,不要冷落孩子,不要觉得孩子不懂事。为孩子永远敞开爱的大门,让孩子永远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爱。对于孩子错误的表达方式,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情绪和表达方式。那么让我们父母牢记:当孩子烦躁不安的时后,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少一点说教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点接纳;只有情感上的安慰,思想上的共鸣,心理上的鼓励,他们才听得进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我庆幸,我学习英语,可以多方面更直接地接受东西方的育儿思想和育儿文化。我庆幸,我接触了心理学,让我从理论到实践深刻体会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们使我用我所学到的知识、观念、思想科学地理性对待理解我的孩子,陪着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