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俞

(2011-04-23 12:34:05)
标签:

甲骨文

渡船

码头

航之始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俞 甲骨文 從舟從A從口。這個甲骨文俞字很多古文字學者並不認可它。但是這個甲骨文字確實在甲骨文一期就已經存在。該字左邊從舟,右邊是A和口。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符號A在甲骨文中是一個意符,意指殷商時期的半地穴式的民居的圓形草屋的屋頂。右下的口實際上是一個不規則的圖形,像是立在地上的一根用來拴船的木樁或者石樁。

一座半地穴式的草棚,一個石樁或者木樁,一條船,這三個意符共同的會意組成了甲骨文俞字的本義:泊船的地方。或者叫碼頭。

這個甲骨文俞字的發展脈絡很清楚。從甲骨文到商金,從周金再到春秋時期的文字發展脈絡如圖: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俞我們看到,在周代晚期的金文中,俞的草棚旁邊多出了一條河。尤其是在春秋的喬君鉦銘文中,呈現河灣的象形,這正是泊船處得特點。

到了東漢《說文》:“俞。空中木為舟也。從A從舟從巜。巜。水也。”許慎的這個定義很圓滿地解釋了俞字的“舟泊水邊”的本義。但是它卻強調了“俞”只是“用中空的木頭用作渡船”這樣的本義。所以許慎的這個定義無法交代意符“A”的會意作用。

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中關於“俞”的考證有助於我們加深理解:“《淮南子·汜論訓》‘古者為窬。木方版以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並也。舟相連為航也。’按:窬同俞。空中木者。舟之始。並版者。航之始。如椎輪為大路之始。其始見本空之木。用為舟。其後因刳木以為舟。…羊朱切…。”

段玉裁的意思很明瞭:俞本是中間空心的木頭,以作渡船之用。後來有了刳木為舟的方法。車輪是大路的開始,而俞(作為一種渡船)就是航行之始。感謝段玉裁的考證。他的考證基本保留了俞的本義,但是他卻沒有搞清楚俞在甲骨文時期的原始意義。甲骨文俞作為“航之始”並不是說“俞”是一條船,而是說“俞”就是航行開始的地方,即碼頭。既然是碼頭就必須是在河流旁邊(在一期甲骨文中沒有河流的意符,而是用了較原始的石樁或者木樁的意符),要有渡船,還要有碼頭必須的供船工以及渡河的人們遮陽避雨和休息的地方——半地穴式民房。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俞字的讀音自古以來一直是读作yǘ的:“《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在先秦以前,這個俞字一直是用作一個應詞。如《尚書·堯典》:“帝曰:‘俞’!《禮記·內則》:‘男唯女俞’。 ”說明在帝堯時代,人們還是普遍用“俞”作為應答之詞,到了西周時代,就規定了男人應答用“唯”,女人應答用“俞”了。這裡的作為應詞的俞和作為渡船碼頭的俞之間應該是一種同音假借的關係。從甲骨文“俞”字的相形看其本義應該是渡船碼頭的意思。但是不能排除當渡船出發或者到達時船工用“俞”作為“出發了!”或者“到了!”的應答之詞。

現代漢語的俞字另有發音為shū,这是因为针灸学中的腧穴的腧同俞字所致。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俞的本義:渡船碼頭。名詞。引申為應答之詞。這個甲骨文字譯為現代漢字的標準寫法應該是從舟從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