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闲逛悉尼海德公园

标签:
澳大利亚悉尼海德公园游记旅游 |
分类: 全球通·澳洲篇 |
悉尼海德公园位于悉尼市中心的东侧,初建于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那里有大片洁净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是这里休闲的一个好去处。公园附近的圣玛丽大教堂是悉尼天主教社区的精神家园。
海德公园的形状近似长方形,正平方南端和圆形北端,西边与伊丽莎白街(Elizabeth Street)接壤,东边则是大学街(College Street),北面是圣詹姆斯路(St. James Road)和阿尔伯特王子路(Prince Albert Road),还有南面的利物浦街(Liverpool Street)。
1810年海德公园就已经成为伦敦式样的典范。但是那时的海德公园要比2012年大好几倍。因为这片绿地同时用作军队的操练场,后来还作过赛马场和板球场。2012年这里已经成为展示澳大利亚早期流放犯生活及一些珍贵实物的博物馆。
公园中心的亚奇伯德喷泉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漂亮的公共喷泉。这座以雕塑艺术为主要特色的喷泉位于海德公园,以捐助者J.F. Archibald的名字命名。设计师是法国雕塑家Francois Sicard,为纪念一战时澳法联盟而建。
亚奇伯德喷泉于1932年建成,整个喷泉设计从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及艺术当中汲取灵感,流光四溢的喷泉描绘了一幅阿波罗被一群神秘的人物和动物围绕其中的画面。雕像中的阿波罗,左手拿着里拉,右手伸展,似乎在安抚众生。
围绕在他身边的三组人物有:执弓的狩猎女神戴安娜和她的猎犬及牡鹿,代表澳大利亚的拓荒者;第二组是管理大自然和农作物的年轻神祗潘,在他身边的公羊、母羊和小羊表示动物是澳大利亚开发初期的财富;第三组是希望英雄提修斯与传说中的异兽搏斗,代表澳大利亚已被人类征服。这组雕象真正的意愿是渴求和平。
多年来亚奇伯德喷泉一直被作为澳洲独特的旅游拍照景点,街头艺人的表演场所和政治团体的会议集散地。每当夜幕降临,从亚奇伯德喷泉中的各个喷嘴喷出的水柱所形成的亮丽景象,为悉尼这座城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久远的回忆。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览者,也在一睹其独特建筑设计的同时,对悉尼的历史底蕴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圣玛丽大教堂就在海德公园的东边,只隔着一条马路。圣玛丽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由当地的砂岩建成,典雅别致的哥特式建筑,雄伟庄严,气度不凡。
教堂始建于1821年,两次遭大火洗劫,1928年重建。几十年来,顶部的两个尖顶一直没有建好,直到悉尼申奥成功后,才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建好。
教堂的玻璃都是彩绘的,在外面看与普通玻璃没什么区别,但在教堂里面看,阳光透进来五彩缤纷,有金碧辉煌的感觉。
大教堂是 “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秉承了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建筑遗风。它始建于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来到澳大利亚是在1820年,因此,圣玛利亚大教堂又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堂之母。
附上海龙公的全球通之大洋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