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船一号,放弃不等于失败(组图)

(2009-09-02 08:43:00)
标签:

科技

军事

月球

太空研究

嫦娥一号

印度

月船一号

it

分类: 羊屎蛋--我的观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月船一号拍摄的月表

 

    失败是成功他娘。话虽如此,失败落在谁身上,谁也不会兴高彩烈。最近,国际太空界频频走背字,先是韩国25日首枚运载火箭发射“脱靶”,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紧接着,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在29日与地面失去联系,印度方面不得不放弃接下来的任务。

    因为在探月方面,印度与中国正在暗地里较劲,所以这一消息让“爱国贼”们兴奋不已。可是好景不长,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虽然卫星被捕获,但即使利用卫星自身的燃料进入预定轨道,卫星的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这究竟是怎么了?连我们信得过的“长征”火箭都不争气了呢?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航天人不要因此而气馁,当然也不要以“印度的探月任务也出事了”来自慰。其实,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一下印度的这次探月行动,看看能够从人家那里学到些什么,最起码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印度的航天科技不容小视,在登月方面,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否则,谁家的宇航员先登上月球,还真不好说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印度的月船一号

    印度的首个月球探测任务在启动10个月后被迫放弃。那么,这次任务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印度甚至其他国家会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客观地说,印度的这次探月任务既不能说成功,也不能说失败。二者兼而有之。要想明确地回答它是取得了成功,或者是否它已经失败了,似乎并不容易,也许这个问题就像月球表面一样属于“灰色地带”。
    这是一项花费巨大,有很多科研目的的科学实验,它的实施受到世人瞩目。印度月球任务的大部分工程学目标都已实现,只不过整个过程并不圆满。2008年10月22日,印度耗资1亿美元的探月卫星从位于孟加拉湾沿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由“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设计并制造,发射后几经曲折,总算成功进入月球轨道。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俄罗斯和美国的首次月球任务都没有成功,印度实施的这项任务算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在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时,出现了几个故障。
    印度这次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是不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答案显然不是,因为前往月球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并不能通过请教和询问他国获得。每个国家都必须通过自身努力,“自学成才”。印度成功进行了试验,最终达到了这个目标。除了印度以外,只有中国首航获得成功,据中国国家航天局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自2007年发射升空后,在太空成功运行了16个月。印度的探月卫星在太空运行了大约10个月,而其他多数探月任务的寿命都要短得多。
    然而印度太空研究组织之前是不是太天真、过高地估计了这艘飞船的寿命,竟计划让它服役24个月?这项任务最终放弃后,印度太空研究组织成立的故障分析委员会进行的调查可能会找到答案。
    尽管这项任务被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称作“工程学成就”,但是它在月球周围经历了一段非常艰辛的历程。火箭发生燃料泄漏差点使这项发射任务胎死腹中。该船到达月球轨道几天后,它的供电系统出现问题,为此相关人员不得不激活一个备用系统。
    屋漏偏逢连阴雨,没过多久,月球上的夏季高温导致该飞船温度过高。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的科学家表示,该组织巧妙地进行任务操控,使这艘飞船避免了被完全烧毁的命运。在任务开始的几个月里,该飞船失去了用来监控月球上的强辐射的精密遥控系统——星敏感器。但是,每当这个重达1350公斤的遥控设备上的某个仪器失灵,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的任务控制人员就会找到一个创新性的解决办法,让任务得以继续下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月船一号从这里发射升空
    2009年8月29日,该机构突然与月船一号失去了联系,这个故障可能是由电力供应系统失灵造成的。虽然印度太空研究组织主席迈哈万·奈尔仍然声称这项任务“圆满成功”,但是他的言论发表一天后该任务就被迫放弃了。
    客观地说,印度这次探月球任务面临的挑战比我们中国的首次月球任务更大一些。因为月船一号是一项二合一任务,它的主卫星需要在月球表面上空100公里的轨道运行(嫦娥一号是200公里),而电脑显示器大小的一个小设备要在月球表面着陆。
    2008年11月14日,印度完成了这项任务。到目前为止,除印度外,还没有哪个国家在一次尝试中,同时成功发射月球轨道器和撞击器。这项任务不只是一项试验,它还是一份勇敢的全球地缘政治声明,因为在月球表面着陆的探测器把印度国旗永久地送上了月球。印度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和欧洲航天局之后,第四个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做到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即使是月球资源将来也会被各国瓜分,印度做到了其他许多国家所没有做到的(把自己国家的国旗送上了月球),因此参加月球资源的“分脏”也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除此以外,这项探月任务还创造了很多第一。印度月球任务的成本没有超过1亿美元,从任务上马到任务结束,所用的时间并没有超过印度一开始所宣称的8年期限。该飞船携带11种不同的先进仪器,这是有史以来探月卫星携带的科研器材最多的一次。这项任务的目的是遥感绘制月球资源图,为制作三维图做准备,而且它还在任务期间寻找月球上的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发射前的月船一号
    所有设备都在月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了大约10个月。奈尔博士把这称作是“印度技术获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印度还创造了一个国际合作新模式。印度主动宣布,它很乐意为全球合作伙伴发射科研仪器。经过激烈竞争后,来自欧洲航天局、美国宇航局和保加利亚的6个仪器被选中。欧洲航天局太空科学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伯纳德·福伊认为,印度的这项任务是“迄今为止实施的一项多个大洲、多国参加的月球任务”。然而人们不太了解的一个事实是,把这些仪器送往40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印度不收取任何费用,相关国家只需要与印度分享科学数据就可以了。
    月船一号还是第一项在月球上寻找水而且寻找得最仔细的探月任务,不过到目前为止,水一直没有找到。搭乘月船一号的美国一颗微型雷达对月球最深的陨石坑里进行了探测,寻找“水冰”迹象。月球表面非常炎热,因此科学家认为,只有月球极地永远处于阴影处的陨石坑里才有可能存在水。但是这些陨石坑非常深,内部极其黑暗,阳光根本无法照射到它们的内部,因此勘测它们内部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其内部发射雷达信号。
    这些发现令该任务的国际合作小组感到异常兴奋。美国休斯顿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保罗·斯普迪斯是用于寻找水的有效载荷的首席研究员,他表示:“以前从没看到过永久性阴影区的陨石坑被拍下了照片。这些新雷达图片不仅从视觉上非常引人入胜,而且它们还对揭开整个月球复杂的地质史非常有益。”
    其他有关这些发现的科学报告也即将发表。但是在这些结果被公布以前,有关这项任务是否完成了它的科学目标的疑问仍将会存在下去。不过这项月球任务的终止并不会影响印度的太空计划。该国计划2011年到2012年与俄罗斯合作,实施第二次探月球任务----月船二号;实施前往小行星的任务;在2013年向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并在2015年将印度宇航员送入太空。乐观的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科学家表示,“虽然月船一号任务提前结束了,但是月船一号精神将会永存”。

 

            手机会取代笔记本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