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每一个景点,几乎都能看到所谓的“爱情传说”。这块石叫“爱情石”,那棵树叫“爱情树”,不一而足。下面的说明里会讲一讲这个名称的由来,开头一般是“据传说···”。其实,很多“传说”根本不是传说,而是旅游开发部门请人瞎编的。当然,为了吸引游客,编造传说也可以理解,问题是不要编得如此拙劣啊。几乎千篇一律,中国文人的智商就这么低?
番茄的传说和我们的许多传说一样幼稚: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据记载,当时英国有个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云南美洲游历,第一次见到番茄,就被它艳丽的色彩所深深吸引,于是就把它带回了英国,作为稀世珍品献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示对爱情的忠贞。此后,番茄便有了“爱情果”的美名。直到十八世纪,才有人冒险吃了番茄,从此知道了它的食用价值。相传,有一位法国画家看到番茄如此诱人,便萌生了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念头。于是他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险,壮着胆子吃下了一个,并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过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便索性接着再吃,只觉得有一种酸甜的味道,身体依旧安然无恙。
我为什么说这个传说幼稚?我不相信有那么傻的法国人。怀疑这种果实有毒,非得自己以身试尝吗?先让动物试吃一下不是更安全吗?当然,动物保护主义者会抗议,但总比在人身上试验好吧?
番茄又叫蕃茄、西红杮、洋杮子,再浪漫一点,你可以叫它爱情果。为什么突然想到番茄呢?因为西班牙小镇布尼奥尔最近又举行了一届西红柿节,非常热闹,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布尼奥尔小镇位于巴伦西亚以北40公里处,今年有4万多人投身这一狂欢活动,西红柿汁就在小镇的街道上形成了一条条红色河流。这一传统节日开始于1945年儿童们的一场食品大战,现在,它逐渐成为布尼奥尔小镇闻名世界的招牌。狂欢活动在镇上的中心广场举行,近年来,它更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今年也不例外,参加狂欢节的人有的远至日本和澳大利亚。
西红柿由当地市政厅提供,活动要求以健康和安全为条件,西红柿在扔出之前必须被压扁以避免伤害到他人。由燃放爆竹宣布西红柿大战的开始,第二声爆竹则宣告结束。人们只能在两声爆竹中间投掷西红柿。据估计,这次狂欢节投掷、压扁和踩踏的西红柿超过了10万公斤。
建议我们的旅游部门和景点,不要老整些毫无新意的“传说”,学一学西红杮节,怎么着也得整出个东红杮节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