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中,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这一天,全家人在五点钟就起床了,去效外采艾蒿。
清晨的郊外非常热闹,人来人往,都是采艾蒿和柳枝的。回到家门口,一边进门一边将柳枝插在门框上;然后将艾蒿浸在清水里,一家人都用它来洗面,据说起避邪的作用。手巧的人还编了许多葫芦也挂在门上,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老人会用五彩丝线编成手链,戴在小孩子的手上,保平安吉利的意思,直到下一次下雨时才褪下来。
大街小巷飘荡着粽子的香味,家乡只有到端午节才会包棕子。如果用新打的黄米来包粽子,那可是如今难得一见的美味,会给味蕾至尊的享受。

那一天,家家都用很大的铁锅来煮粽子,满满一大锅,要煮几个小时,粽子锅里也煮了大量的鸡蛋和咸鸭蛋、鹅蛋,家家都预备几大篓鸡蛋,逢亲友送礼,端午前后的鸡蛋价格非常昂贵。八十年代中期,居然就长到了四元多一斤。小孩子们把鸡蛋带到学校去,互相撞击,比赛看谁的蛋壳最坚硬,壳撞碎了就吃掉。粽子煮得时间较长,鸡蛋也随之变老了,打开壳,蛋清已变成灰色了,但是别有一番滋味,平时大家都没有耐心煮两个小时鸡蛋。这样的鸡蛋只有在端午才有。
在家乡,
端午节也是一个吃煮蛋的节日,我更喜欢糖心鸡蛋,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家禽只有每天自由取食天然昆虫的时候才能保证蛋黄是红心的,现在都市缺少这个条件。平时煮蛋不好把握火候,火少蛋不熟,火多蛋黄变老。端午节到了,有的人少不了煮蛋,怎样才能让鸡蛋熟透又成糖心呢?

有些小窍门可以做到:
1、鸡蛋放入水中,盖好锅盖,用中火煮至沸腾后,掀开锅盖;
2、转小火,再煮三、四分钟,切记:不能再盖锅盖了;
3、关火,让鸡蛋自然凉透。这样,就可以吃到糖心鸡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