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宗国
曹宗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0,185
  • 关注人气:4,4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炎武怎样应对“留发不留头”

(2017-06-02 07:20:45)
标签:

历史

文化

               顾炎武怎样应对“留发不留头”




顾炎武怎样应对“留发不留头”

 

 

许多论者把满清立国后厉行“留发不留头”看得很严重,认为这是汉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甚至是曾经亡族的标志,尤其是对当时的士子儒生因此而整体丧失民族气节深为不齿。其实,当时汉族士子儒生之所以如此苟且,一方面固然有政治上的不得已,另一方面也因为有更高的精神文化寄托。

 

这种精神文化寄托,以顾炎武的言行表达得最为明白。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而且抗清斗争最为坚决,终生不士,但史料显示他肯定是剃了头的。其间当然经历了痛苦的思想挣扎。起初,顾炎武曾经写下《断发》诗:“一旦持剪刀 ,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可是后来他变通了。

 

他变通的思想,就是将自古以来儒家的“华夷之防”升华为一种更普世的精神文化坚守。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明确表述了这种思想认识。他说:“处夷狄之邦,而不失吾中国之道,是之谓‘素夷狄行乎夷狄’也”,“中国之道”,就是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化。顾炎武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信守“中国之道”,就“中华无不复之日”。

 

所谓“华夷之防”,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论语·宪问》记载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这是对华夏民族存亡的警告,但顾炎武认为,这是孔子“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而“以君臣之分犹不敌华夷之防”。(《日知录》卷七《管仲不死子纠》)

 

有学者指出,顾炎武展放历史的眼光,看到了“华夷之防”的变异性,看到了“中国之道”的强大的渗透力和同化力。在他看来,“天下”是大于“国家”的,那么,“以天下为心”,便不能不肯定无论是“华夏”还是所谓“夷狄”,原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只有内外之别,没有优劣之分。即使是所谓“夷狄”,也有其新生、发展和进步的一面;即使是“华夏”,也有其衰朽、停滞和落后的一面。“夷狄”进而成为“华夏”的一员,“华夏”退而“制归于夷狄”, 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双向逆反、相融相成的历史过程中生存发展的。

 

同时,顾炎武的思想也包括对儒家士节的变通,他提出可以“存身以成仁”。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但他同时也肯定“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论语·微子》)顾炎武解释说,殷纣王无道,比干强谏而死,微子数谏不听离去,箕子披发佯狂,降为奴隶。按“杀身以成仁”的标准,比干自然是“仁”。可微子、箕子并没有“杀身”,后来还投靠周武王,孔子为什么也称他们为“仁”呢?那是因为他们生存下来弘扬了“道”,所以说是可以“存身以成仁”的。

 

有学者认为,顾炎武这是意识到到了“自身个体生命的终极归属是维系文化价值”。他认为生死与成仁并不能等量齐观。事实上,有“杀身以成仁”的,也有“死之不足以成我仁”的,还有“不杀身而成仁”的,而不加选择地“蹈仁而死”,那只是“全其小节”的行为,并非“通人”的作为(《亭林文集》卷四《与李中孚书》)。顾炎武明白了,留得有用之身,始终不渝地坚守节操,并不比轻易草率地“蹈仁而死”更容易做到。

 

于是,顾炎武也剃了头,留起来辫子。

 

顾炎武的思想观念变化,实际上是从政治王朝的遗民转变为文化传统的遗民。他以“穷经待后王”的行为坚守更崇高的精神文化气节,重建纲常伦理,张扬六经之学,关怀当世之务,把著书立说作为自己“保天下”的文化使命,矢志于“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代学术文化的“开山始祖”

 

顾炎武的思想观念对清初和清一代士子儒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与顾炎武同时的思想家陈确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死合于义之为节,不然,则罔死耳,非节也。人不可罔生,亦不可罔死……故义可兼取,则生有不必舍;仁未能成,而身也不必杀也。”而另外两位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实际上后来也是剃了头的。清初和后来的汉族士子儒生也大多因此而接受了“留发不留头”的现实。坚决不剃头的个别文化人士当然有,但他们所采取的避世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顾炎武的思想和行为也受到后来文化人的认同和称道,梁启超就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本读书人曹宗国认为,或许,我们今天应该这样来理解那段“留发不留头”历史的残酷,宽容那一代知识分子忍受的屈辱。

 

  曹宗国作品链接:

1《曹宗国文史随笔》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1t0zd.html

2《曹宗国文化评论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2vcqc.html

3《曹宗国时评文集》http://hlj.rednet.cn/wj/136.htm

4《曹宗国诗歌散文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2vd43.html

中短篇小说集《人迹》http://www.yc.ifeng.com/book/3009557/

长篇历史小说《巴山旧事》http://yuedu.baidu.com/ebook/d0d49387b14e852458fb575c?fr=aladdin&ke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