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猖会》与《无常》导读

(2009-01-20 22:40:56)
标签:

五猖会

无常

鲁迅

《朝花夕拾》

文章导读

阅读提示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

《五猖会》与《无常》导读

梁恕俭

 

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鲁迅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文章写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期待与无限向往以及终于有机会去观看的喜悦心情,但最终却被父亲要求背诵《鉴略》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且感觉索然无味,再也提不起兴趣。从中我们看到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迫害,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与反动。
  这篇文章的内容像《社戏》,对比手法又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出一辙。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的扫兴、痛苦的感受,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内心的无奈与苦痛揭示了“父父子子”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文章后面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为什么作者明明充满了期待,满是兴奋的情绪化为乌有了呢?是什么原因使得一次千呼万唤而来的赛会却让作者觉得索然无味了呢?原来从最后一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平淡的叙述中,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作者受伤的心灵。作者的不开心原来是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使然。


无常


  《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无常。无常是勾摄生魂的使者,扮演者通常戴着高帽子,拿着破芭蕉扇、铁索和算盘,大概用来摆谱、捉拿和推算寿命。无常又分“活(白)无常”和“死(黑)无常”。鲁迅比较喜欢活无常,认为他“不但活泼而诙谐”,而且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鹤立鸡群”,我们可以想像庙会中活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
  活无常有老婆和孩子,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文章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相关链接:

  引导初三学生读《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与《二十四孝图》

  《朝花夕拾》之《父亲的病》导读     班主任说教技巧

  《琐记》导读与《藤野先生》打油诗    《范爱农》导读

  《朝花夕拾》之《小引》与《后记》解析  试将供初三课外阅读练习的18篇说明文入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