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能体现鼎泰丰精神的一道小菜,在细微处显用心
接着说鼎泰丰美食。
先说两句题外话,这几天正在看的最新一期的《美食·美酒》杂志里,特别专题“海外50最佳餐厅”一文中就提到了鼎泰丰,鼎泰丰的上榜理由是:驰名海内外的中餐金字招牌。卖小笼包、牛肉面卖到国人洋人通杀,不论北京、台北、东京、纽约一样每到饭点人声鼎沸,排长队等位也在所不惜,特别是在国内,好象人人都说鼎泰丰贵,可随便什么日子挑午饭、晚饭时间去鼎泰丰门前看看?那热闹火爆的场面绝对让你哑口无言。在喧嚣的表象背后,仅仅是令人回味不绝的小笼和牛肉面在起作用么,或者还有什么无形的力量发挥着神奇的魔力,让人一面惋惜荷包大瘦身,一面仍趋之若骛的奔向鼎泰丰?
我一直认为一个还不错的餐厅,有一两样镇得住场的招牌菜是很重要的,但要让人去了还想再去,比做好招牌菜更重要的,则是用同样认真的态度去用心做好每一道哪怕特不起眼的小菜,不糊弄每一个顾客,不辜负不浪费所用的食材。而这些这次在鼎泰丰我都感受到了。

牛肉面上桌的时候,并不特别起眼。牛肉挺大块的,看着就很酥烂,面躺在深褐色的面汤里,安静的淡淡蒸腾着热气。大家分那碗面的时候,陈平辉先生随意提了一句:“我们最近换了牛肉来做这个牛肉面,味道比以前更好。”,有人问:“换了什么部位的肉?”“牛颈肉,因为肉和筋的比例刚刚好。以前是……(依稀记得是牛腩)”,慢慢聊着,我们才知道,原来鼎泰丰的主厨如陈先生是会买回宰杀好的整牛、整猪回来,挑不同部位做试验的。试想一下,每一碗牛肉面中的牛肉都经过精心挑选以保持最佳口感,还有那全鼎泰丰也没有几个人能掌握配方的做法特复杂的,超醇厚回味甘甜的牛肉汤,这样的一碗面卖到30出头绝对是物有所值。当然了,和黄油蟹小笼的皮一样,牛肉面里的面条(包括鼎泰丰的所有面食)据说也是用澳洲进口的优质面粉制作的。
爽滑弹牙的面条,浓郁甘美的牛肉面汤,酥烂却保持肉香和嚼劲韧劲的大块牛肉,在黄油蟹小笼之后,这一碗牛肉面让大家的味觉带来了第二个高潮。

元盅鸡汤,选用肉质超鲜嫩的清远走地鸡为原料,据说,要经过6道严格工序,经6小时蒸炖而成,汤汁澄清,味道清鲜。


拌好后
红油抄手,和牛肉面一样,都属于台式口味,淡淡的一点辣,更突出的是甜,我挺喜欢的,特别是那沾满了浓郁调料入口爽滑薄而又韧的抄手皮,哎!好吃!


虾仁烧卖、菜肉蒸饺,和黄油蟹小笼一样,同属鼎泰丰的招牌点心。顶上那颗漂亮的虾仁用的是当日现剥活虾,我一向不太热爱烧卖,但这个吃起来一点没感觉腻的烧卖和菜肉蒸饺我都挺喜欢。

煎饺,我忘了吃,据说味道很不错。

突出台式风味的鼎泰丰居然还有辣子鸡?这道菜上上来的时候,我特惊讶,据我的记忆,北京的鼎泰丰是没有这道菜的。同行的PETER特爱这道菜,我尝了几口,改良版本的辣子鸡,不辣,但很香。

上汤豆苗,不多说了,还记得前几天我自己也做了上汤豆苗么,巴心巴肝的想自己操练一回跟这碗上汤豆苗的勾引绝对有关系。

值得说说的小菜,这就是我说的即使对毫不起眼的每一道小菜都用心到极致的范例。这是绝不可小瞧的一盘小菜,看起来简单,但做工绝对讲究。陈先生说一定是现点现拌,上桌马上就吃,时间久了,小菜出水,就失去了刚拌好的爽脆口感。更多的细节陈先生一句也不肯多说,但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豆芽全都是一根根掐头去尾只保留口感最好的中间部位,仅这一道工序要耗费多少时间、人力已经可想而知了。

炸排骨,很地道的台式口味。我对油炸食物兴趣不大,所以没怎么吃。

蛋炒饭,已经很饱,所以我也没吃,但大家对这炒饭的评价可是相当的高。



两种八宝饭,糯米和黑米的,对糯米食物过敏的我也没怎么吃,据说软糯适度,不甜不腻。
鼎泰丰的每一道菜每一道点心,都让人能在最细微之处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或许真的有一种所谓鼎泰丰精神的存在,能用这看似最平凡的小笼包、牛肉面创造出传奇式的神话,这让我不由得想,很多事情,工作,做人,如果同样用心,坚持将每个细微处都一直做到最好,相信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更多鼎泰丰美食:
打“飞的”去吃一笼小笼包
更多各地的吃:
广州的吃:陈添记
广州的吃:坚记面店
广州的吃:南信双皮奶
北京的吃:柳沟豆腐宴
北京的吃:“宽·店”烤翅
北京的吃:望京一号的花椒鸡
西安的吃:樊记肉夹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