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话题
初中地理:陕甘到底属不属于华北地区?
晨雾 / 文
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4日到北京35中听了5节课。发现并指出了该校选用的地理教科书中的问题——教材对我国地区的划分不清楚,甚至有错误,缺乏自然的或行政的依据。错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
一时间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晨雾在9月12日转贴了其中的几篇文章(见《芒砀客:让总理为教材把关谁之过?》)。晨雾还在文后写出了点评:
一套1995年由专业人员(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和北京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部)编写,正规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使用历时14年(比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长),其中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常识性错误没有被人发现,最终却被国家总理偶然去中学听课的时候发现。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和讽刺!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不作为。
☆ 然而作为教材的出版单位中国地图出版社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晨雾注意到,中国地图出版社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份《关于最近媒体对我社地理教材有关报道的情况说明》。不慌不忙地、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该社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没有错误。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情况说明》全文如下:
关于最近媒体对我社地理教材有关报道的情况说明
最近,个别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对我社出版的一套地方用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了不实报道。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在中国地理研究中,有关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指标体系,例如自然的、经济的、行政的、综合的等。如大家通常理解的原行政、经济区域划分,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而目前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地理分区普遍采用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进行表述,即全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其中北方地区的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个亚区。
二、我社出版的该地理教材,其讲述的“华北地区”范围在课文中的表述为“北界是长城一线,南界是秦岭—淮河一线,西界是青藏高原东缘,东临渤海和黄海”,很明确是自然地理概念的分区,而非行政或经济概念的分区。自然地理概念的“北方地区”及所含“华北地区”实际都包括黄土高原地形区——太行山以西,伏牛山、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乌鞘岭以东地区,涉及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等地区。同样,自然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仅包括甘肃西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端以及内蒙古和新疆大部;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被划入“南方地区”。
由此看出,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了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它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个省级行政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自然地理概念中的“西北地区”,也并非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整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上述中国自然地理划分方案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权威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辞海》中相关词条的解释,四是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形成的共识。
特此说明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9-9-11
☆晨雾还注意到,新浪博客易苇航则写出一篇图文并茂的长篇文章《对温家宝质疑中学地理教材的质疑》。
易苇航:对温家宝质疑中学地理教材的质疑(部分内容)
文章详细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研究,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先后提出中国自然地理分区七种方案。这些方案代表了建国后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方案对几个自然地理区域划分方法尽管有一些不同,但是这些方案所使用的区划方案都直接使用“华北”这个地理概念指称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这个自然地理区域。
而温家宝在35中所听纽方萍老师的地理课是初中八年级一节“中国区域的差异”,属于自然地理区域范畴。
纽方萍老师授课时所使用的地图如下:
图中所示华北地理区域,与七种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中引用的几种地理学专家划分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案区域基本一致。就是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这个自然地理区域。教材并不存在科学性错误。
温家宝在谈到把陕甘划入华北地区是错误时,提出“缺乏自然的或行政的依据”,实际上,自然地理的区域划分正是依据自然因素。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丰富的知识内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守学科内专家意见第一的原则。温总理听课后质疑中学地理教材事情报道后,媒体和网络大众所表达的声音,恰恰体现出当下媒体和公众对于地理知识的普遍无知。
☆2009年9月11日文汇报电话采访了中国地图出版社,12日发出署名袁祺的文章《甘陕"错"归华北是媒体误导》。全文如下:
中国地图出版社申明:课本上所表述的“华北地区”是自然地理概念
甘陕“错”归华北是媒体误导
几天来,众多媒体报道,北京地方用地理教材错将陕西、甘肃划为“华北地区”,并指是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学听课时发现的。因此在随后的诸多报道中,媒体大都将“枪口”对准了该教材的出版机构——中国地图出版社(下称“中图社”)。令人意外的是,记者昨天电话采访中图社时,得到明确回复——课本上所表述的“华北地区”,乃是自然地理概念,而非行政区划。中图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风波,完全是由于某些媒体断章取义,误导性的采访和报道所导致。“对于这些误导性的报道,我们很是无奈。”
中图社总编室负责人陈主任告诉记者,第一时间获知总理对教材提出疑问时,出版社的领导高度重视。“我们历来都非常重视教材内容质量。”但随后媒体在并未了解清楚内情的情况下,便迅速斩钉截铁般地将出版社钉上了“被告席”,这未免有些不妥。
据陈主任介绍,在中国地理研究中,有关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指标体系,例如自然的、经济的、行政的、综合的等。目前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地理分区,普遍采用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进行表述,即全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其中北方地区的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个亚区。
“媒体报道中所指的地理教材,其讲述的‘华北地区’范围在课文中的表述为‘北界是长城一线,南界是秦岭-淮河一线,西界是青藏高原东缘,东临渤海和黄海’,这很明确是指自然地理概念的分区。”陈主任说,这个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了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这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个省级行政区域)并非同一概念。她还举例道,自然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仅包括甘肃西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端以及内蒙古和新疆大部;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被划入“南方地区”。这就是说,自然地理概念中的“西北地区”,也同样和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域)并非同一概念。
记者查阅此前的报道发现,在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中,这些背景解释从来未曾出现,所有专家被问及的,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华北地区包括甘肃、陕西是否妥当”的问题,既未强调是按自然地理概念分区,也未说明所包括的只是两省的一部分。
“很多媒体都说用了14年的教材怎么会发生这种‘傻错’,我们也想说,多年使用的教材,我们年年修订,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傻错’呢?”陈主任表示,作为教材出版工作者,每年在教材交付印刷之前编辑都会根据各方反馈的意见及时修订。北京35中上课用的这本地理教材,是2008年6月第6次印刷的版本。“这本教材中中国地理划分方案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权威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辞海》中相关词条的解释,四是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形成的共识。”陈主任说。
本报记者
袁祺
读到这里晨雾很高兴。我们的时代进步了,不同的观点可以充分地讨论。一件事情的真伪正误,不取决于谁的声音大,不取决于多数媒体怎样说,不取决于国家总理怎么说,也不取决于公众怎么说……,大家都需要尊重科学。
读了上述文章,晨雾知道了从自然地理的区域划分,陕甘的一部分确实属于华北地区。虽然听起来还是那么不习惯……
2009年10月12日晨雾后记:
今天晨雾十分高兴地看到网友webillgold在本文后面写了四段评论,十分认真地讨论了陕甘的地理划分问题。晨雾十分钦佩webillgold这种精神。因此晨雾在其第四段评论(如下)上面写了回复。
webillgold:2009-10-12
09:44:51
楼主草率鉴定就说-----总理错了,大家较真是有血性的表现,哼哼哈哈
可是晨雾的回复仅仅存在了一瞬间,就立刻连同webillgold的第四段评论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新浪系统的动作好快呀!好在晨雾当时那个网页还没有关闭,晨雾及时做了截图。现将截图公布如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