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自主招生4成获面试资格

(2009-01-12 16:30:16)
标签:

高考

高招

资助招生

考研

教育

考生

考题

清华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清华自主招生4成获面试资格 
不论其余科目成绩如何,综合科目考试获D等的均无面试资格

 

晨雾 / 转贴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清华大学日前公布了今年保送生自主招生以及艺术特长生的入围原则,根据笔试结果,其中近40%的考生可获得面试资格,但不论中英文综合、数学、物理(或历史)三科成绩如何,综合科目考试获D等的考生,都没有面试资格。

 

  今年清华大学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招收一些“偏才”,特别设置了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的科目。清华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说,考试情况与起初期望相当,不过有些考生的表现出乎意料,“例如理科综合中的数学题,当初我们设想是没有人能答完的,实际上多数考生只能答出一题,但还是有些考生全部答完了,而且答得不错。”

 

  依照清华公布的原则,理科(文科)综合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成绩为D等的比例控制在5%-6%,没有面试资格。C等以上的考生,按中英文综合、数学、物理(或历史)三科总分排序,分别确定文理科的分数线。而对于这三科成绩不好的,只要综合科目达到A等,不需要看前三科总分就可以获得面试资格。

 

  清华招办该负责人介绍,有10%左右的考生在综合考试中得到了A等级,其中A+是成绩最好的,全国只有10余名,对这些考生,将组织更复杂全面的面试,以考查他们是否可以获得更大的优惠降分可能。去年少女作家蒋方舟获得清华降分60分的优惠,就是经过了这样的面试。

 

  部分考生可限报专业

 

  1理科综合为A-、前三科总分未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可根据其特点限报专业,允许报考的专业必须是与学生特长相关的专业。

 

  2前三科总分未达到分数线,文科综合成绩为A-的考生,以及文科综合为A、数学低于50分(含)的考生,限报部分专业。
 
信息来源:2009-01-12《新京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1-12/008@032951.htm


中国青年报:

“暴难”的清华北大考题说明了啥

 

    (尹卫国)新年伊始,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拉开帷幕,第一天清华考的是“中英文综合”,北大考语文,考生普遍反映清华考题“暴难”,北大考题“偏怪”,很多考生因不会答卷提前离场。

 

    清华考题难在哪里?有一题摘自《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要求用现代汉语把这段古文翻译,再用英语概括其大意,并评论其观点。北大考题“怪”在何处?作文与反腐败“结缘”,命题为“有腐败分子说腐败能促进和谐,经济发展,购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批驳这种观点,恰当地运用5个古诗词句”。

 

    因出题“怪异”,考生们很郁闷。但在笔者看来,说这些题难和怪,原因在几个方面:一是题活,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英文“捏”在一起考;二是现实,不关心现实的人无话可说;三是重分析能力和个人见解;四是考查了考生的古代文学修养。而这些恰恰是现在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的“软肋”。激烈的高考竞争,使应试教育“痼疾”难除,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变成做题“机器”,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哪有时间关注现实?死记硬背的刻板式学习,使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分析能力严重衰退。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汉语、古代文学缺乏兴趣,学生们唯一的乐趣是电脑网络游戏。因此,考生们对清华、北大试题普遍感觉“暴难”,也不足为奇了。

 

    窃以为,这种“暴难”恰恰折射出素质教育新亮点。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从教育界到学生及家长普遍叫好,可一遇到升学考试等实际问题就处处碰壁,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的资源“僧多粥少”。只要存在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存在着上名牌大学难,素质教育就很难全面铺开,应试教育就不可能“功成身退”。但高考制度的渐进性改革,为提升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口。笔者建议可实行“双轨制”,国家统一高考以考课本知识,即应试教育为主,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要以考素质为主,不应重蹈“题海战术”的应试覆辙。

 

    目前名牌大学每年都有一定数额的保送生、特长生和自主招生指标,高校应用好这块素质教育“试验田”,使之成为引领社会的风向标,让公众看到素质教育可以得“金”。


信息来源:2009-01-12《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1/12/content_2504316.htm

 

解放日报:

参加自主招生为何喊累

 

  (李爱铭)近日,不少高校轮番上阵推出的自主招生,吸引了沪上众多高中生参加。部分学生疲于奔波,在几家高校之间“连轴转”,老师和家长直呼“加重学生负担”。笔者却认为,一条重要原因恐怕在于学生,面对众多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

 

  自主招生的本意,是不同学校按不同特色命题,与不同专长的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北大、复旦、同济、财大……随着具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也越来越多。于是,不少原本只瞄准北大的同学,也参加了财大的自主招生;有些学生平时实力一般,也不顾自身实际要“进军”清华。学生普遍觉得不能错失良机,高校自主招生出现“赶场子”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参加,不仅有违自主招生初衷,也与统一参加标准化高考渐趋渐近。

 

  高校自主招生的另一导向是让学生展开错位竞争,以减轻高考压力。但有些学生表现出的某种非理性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加剧了竞争。有些学生本来不喜欢某学校和专业,但为了给自己留更多的“后路”和选择,也去参加其自主招生,无形中还抬高了这些学校的自主招生门槛和难度。部分学生虽然能拿到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但最后只能“花落一家”,也影响了他人的录取机会,造成资源浪费。

 

  笔者认为,选学校如同购物,选择机会众多,但最终的唯一选择,无非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和喜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主管部门也可采取一些限定方式,如上海中考自主招生目前限选两所学校,以提高报考率和录取率,似可借鉴。

http://sq.jfdaily.com/blogs/kejiaowei/
 
信息来源:2009-01-12《解放日报》06版:科教卫新闻·综合新闻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9-01/12/content_190498.htm 

 

09高校自主招生系列:

清华自主招生4成获面试资格

自主招生入选名单4月1日集中公示

高校自行确定高考录取成绩的“特权”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

北京: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新增3所

从自主招生考试“暴难”“偏怪”说开去

09北航自主招生考试揭晓

09自主招生北京五校联考

自主招生不要成为“折腾”考生

09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笔试开考

高校自主招生何以屏蔽寻租

上海家长注意了:进名校,自主招生是捷径

谁将在自主招生中胜出?

2009年北京高校自主招生扫描(下)

09高校自主招生信息(10)

复旦首次走出上海进行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否该联考

2009年北京高校自主招生扫描(上)

自主招生1月考试频撞车

自主招生学校的选择

09高校自主招生信息(9)

复读生可参加北大自主招生

09高校自主招生信息(8)

偏才怪才辅导不出来

张敬伟:北大自主招生政策的公共“笑应”

 

受本文容量限制,更多的参考链接请从下面文章后面去找!:

09高校自主招生信息(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