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综合标准之五: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2)
(2008-10-30 16:06:44)
标签:
国家标准普洱茶文化 |
分类: 普洱茶 |
4要求
4.1 原料要求
4.1.1
用于加工普洱茶的晒青散茶分为十一级,逢双设样,各级别品质特征见表1。
表1
品名 |
外 |
内 |
||||||
条索 |
色泽 |
整碎 |
净度 |
香气 |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
特级 |
肥嫩紧结显锋苗 |
油润 芽毫特多 |
匀整 |
稍有嫩茎 |
清香浓郁 |
浓醇回甘 |
黄绿清净 |
柔嫩 显芽 |
二级 |
肥壮紧结 有锋苗 |
油润显毫 |
匀整 |
有嫩茎 |
清香尚浓 |
浓厚 |
黄绿明亮 |
嫩匀 |
四级 |
紧结 |
墨绿润泽 |
尚匀整 |
稍有梗片 |
清香 |
醇厚 |
黄绿 |
肥厚 |
六级 |
紧实 |
深绿 |
尚匀整 |
有梗片 |
纯正 |
醇和 |
绿黄 |
肥壮 |
八级 |
粗实 |
黄绿 |
尚匀整 |
梗片稍多 |
平和 |
平淡 |
绿黄稍浊 |
粗壮 |
十级 |
粗松 |
黄褐 |
欠匀整 |
梗片较多 |
粗老 |
粗淡 |
黄浊 |
粗老 |
4. 1.2理化指标
表2
项 |
指 |
水分,% |
10.0 |
总灰分,% |
7.0 |
粉末,% |
0.8 |
水浸出物,% |
40.0 |
茶多酚,% |
30.0 |
4.1.3安全性指标
按NY 5244规定执行。
4.2
4.2. 1
4.2.2
4.2.3
4.2.4
4.2.5 加工厂应取得《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资质,配有相应的更衣、照明、盥洗、防鼠、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废弃物设施。厕所有化粪池、保持洁净、无臭气。
4.2.6 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生产区。
4.2.7 加工厂内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
4.2.8 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厂房、仓库、设备、场地。厂房面积应不小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厂房、仓库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屋顶、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车间每年至少清洗1次。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卫生条件应符合NY/T 5019《茶叶加工技术规程》的要求。
4.2.9 晒青茶加工厂应有能满足加工要求的收鲜摊晾车间和专用晒场。摊晾设施和晒场可用水泥、地板砖、竹木、不锈钢等材料建成,应光洁无污垢,并配备冲洗设施,使用前、后要及时冲洗干净。
4.2.10 加工直接用水及冲洗加工设备、厂房用水,均应符合GB 5749规定。
4.2.11 车间应安装换气扇,室内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0mg/m3.
4.3 设备
4.3.1 不应使用可能带来污垢的金属材料及用涂料制造的可能接触茶叶零部件,提倡使用竹、藤、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品的器具和工具。加工设施、器具和工具应清洁干净后使用,并定期消毒杀菌。
4.3.2 设备设置应符合工艺要求,布局合理,上下工序衔接紧凑。晒青散茶加工必须具备杀青、揉捻设备和晒场。晒青紧压茶和普洱茶加工必须具有筛分、锅炉、风选、拣梗、压制、干燥、称量、包装等设备。
4.3.3 炉灶、热风炉应隔离强外,压力锅炉另设锅炉间。排放粉尘量应符合GB 3841规定。
4.3.4 加工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车间噪声不得超过80DB。
4.3.5 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各部件加油不得外溢。
4.4
4.4.1
4.4.2 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方能上岗。
4.4.3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加工场地应洗手、更衣、换鞋或穿鞋套,不得化妆、染指、喷洒香水,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车间用餐和进食食品。
4.4.4
4.5
4.5.1 工艺流程
4.5.1.1
4.5. 1.2
4.5.1.3
鲜叶→摊晒→
图1
4.5.2工艺要求
4.5.2.9
5
5.1
5.2
5.3
5.4
5.5
6
6.1
包装、标识应符合GB/T 191、GB/T 6388、GB 7718、SB/T 10035、SB/T 10036的规定。标签应按本标准第3.2条或第3.3条的规定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者的厂名和厂址、生产日期、质量等级、执行标准编号,并清晰可见。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