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综合标准之五: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1)
(2008-10-30 16:04:54)
标签:
国家标准普洱茶文化 |
分类: 普洱茶 |
前 言
普洱茶是云南省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其生产工艺及品质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至今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适应我省普洱茶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我省普洱茶标准体系,配合普洱茶产品市场准入,实现我省普洱茶生产“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有标准可依,特组织制定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作为普洱茶加工、生产的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定义、原料要求及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其技术内容符合NY/T
5019《无公害食品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名志、卢云、程达、江虹建、夏兵、苏向宇、纪文明、蔡新、吕才有、李太仑、张理珉、王星银、李文华、许琨、周红梅。
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
1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加工的原料要求、设备设施、人员条件及加工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产品的标识、包装、贮运要求。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GB 2762
GB 2763
GB 3095
GB 3841
GB/T 5009.75
GB 5749
GB/T 6388
GB 7718
GB 11680
GB 14881
NY/T 5018
NY/T 5019
NY 5244
SB/T 10035
SB/T 10036
SB/T 10157
DB53/T 172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普洱茶
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包括普洱茶(生茶)和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饼、砖、沱等普洱茶。
3. 6
云南大叶种晒青散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和湿热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后发酵包括快速后发酵和缓慢后发酵。
3.7快速后发酵
云南大叶种晒青散茶在普洱茶产地特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促进微生物、湿热作用和酶促反应,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3.8缓慢后发酵
普洱茶(生茶)在一定温湿度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湿热作用和酶促反应自然缓慢发酵,在较长时间内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