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相岭山系现存大熊猫约34只,数量稀少,且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强度较大,基因交流困难,整个种群处于濒危境地。
重点关注:栗子坪保护区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0%8F%E7%9B%B8%E5%B2%AD%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EF%BC%9F/01.jpg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0%8F%E7%9B%B8%E5%B2%AD%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EF%BC%9F/02.jpg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0%8F%E7%9B%B8%E5%B2%AD%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EF%BC%9F/03.jpg
今年4月中科院动物所博士研究生张雷一行发现并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栗子坪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石棉县境内,是小相岭大熊猫种群交流的关键走廊带。2008年4月4日上午,中科院动物所博士研究生张雷一行4人在保护区内海拔2940米的老206沟考察,张雷发现一个圆滚滚的黑白身影坐在树上打瞌睡,连忙拿出相机拍摄。据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主任张红介绍,十多分钟后这只大熊猫隐入了竹林深处,张雷拍到了大约50秒的视频和十几张照片,“这是我们保护区内首次拍到的大熊猫图像资料。”
“走廊带上发现大熊猫,意义重大!”熊猫专家崔学振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崔学振告诉记者,国家之所以建设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目的就是让南、北大熊猫相互交流、配种,南北两地大熊猫基因结合,从而提高野外大熊猫的生存能力。
据崔学振介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熊猫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栖息范围退缩到四川、陕西、甘肃的高山林地。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它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将邛崃山系的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连为一体。随着生态的恢复,大熊猫保护区还将扩展到岷山、大小凉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山系,最终彻底改变目前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破碎化”的状况。
一直以来,凉山的雷波、美姑、马边等地是我国最南边的大熊猫栖息地,但近年来,越往南,大熊猫数量越少。如果这个走廊带内大熊猫绝迹,就意味着大熊猫活动范围已退缩。崔学振认为,在石棉栗子坪首次发现活体大熊猫,其意义非同小可,这或许能证明最南端的大熊猫依然存在,活动范围在逐步扩大。崔学振希望石棉县有关部门加强大熊猫的保护力度,让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的大熊猫更好地繁衍生息,让分散在几大山系的大熊猫多多“走亲戚”。
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按照凉山相岭山系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于11月30日全面完成保护区内28条冬季野外大熊猫监测固定样线任务。此次监测工作,共出动监测技术人员18人次、民工60个工日、汽车4台20次;摩托车12辆126次。总行程达1000余公里。
监测过程中发现大熊猫、小熊猫、苏门羚、黑熊、野猪、小麂、血雉、红腹角鸡及喜鹊等野生动物痕迹。其中,在保护区核心区多处发现大熊猫的采食地、卧迹、爪痕及粪便等;在同一地域内多次发现大熊猫粪便新鲜程度为7天以内,而且粪便大小不一,大的粪便为16-18公分,小的粪便为6-8公分,经过对粪便长度程度初步测算,应为雌性成体大熊猫和它的亚成体幼仔。监测中未发现有大熊猫死亡的现象。
通过此次监测情况分析,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数量呈上升趋势,野生大熊猫繁衍情况有待常年系统的监测。
相关链接:冬天来了,秦岭大熊猫还好么?
冬天来了,岷山山系大熊猫还好吗?
震后:野生大熊猫的“撵笋”危机
卧龙:漫长的重建之路
箭竹开花有害有利 大熊猫不会因此灭绝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