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来了,岷山山系大熊猫还好吗?

(2008-12-05 09:53:28)
标签:

大熊猫

岷山山系

野生大熊猫

白水江保护区

杂谈

分类: 国内大熊猫相关资讯
    岷山山系地跨四川、甘肃两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岷山山系拥有我国最大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共有700多只大熊猫,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占全国的44.4%。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岷山的15个县和1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位于甘肃文县境内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面积21万公顷)和位于四川北部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县——平武县。

    虽然岷山山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多,但却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等原因,被隔离成三个种群,即岷山A、B、C种群。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其中位于岷山南部的B种群仅有大熊猫数量35只,位于岷山山系北部的C种群仅有大熊猫数量26只。

    通过监测,了解了岷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状况、人为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情况,以及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情况,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监测活动还提高了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建议今后将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纳入自然保护区日常工作中。

    综合运用大熊猫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研究成果、遥感数据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系统研究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分布、生境质量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明确岷山地区保护大熊猫的关键区域,分析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及其与岷山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协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岷山地区有大熊猫潜在生境1 323 789.15 hm2,由于森林资源利用、交通、农业活动影响、居民薪柴砍伐,以及生境破碎化与生境隔离等导致的生境丧失553 413.45 hm2,目前尚存的大熊猫适宜生境770 375.7 hm2,由于交通等隔离而成为至少5个相互分隔的生境单元,大熊猫种群交流受到严重阻碍。为了有效地保护岷山大熊猫,首先应充分注意到各种人类活动,尤其交通的建设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其次要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使大熊猫生境集中分布区得到严格的保护;三是将被隔离的生境单元连接起来,使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成为相互连接地整体。

重点关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2%B7%E5%B1%B1%E5%B1%B1%E7%B3%BB%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01.jpg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2%B7%E5%B1%B1%E5%B1%B1%E7%B3%BB%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02.jpg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2%B7%E5%B1%B1%E5%B1%B1%E7%B3%BB%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03.jpg

http://photo.lookpanda.com/==12%E6%9C%88==/1205/%E5%86%AC%E5%A4%A9%E6%9D%A5%E4%BA%86%EF%BC%8C%E5%B2%B7%E5%B1%B1%E5%B1%B1%E7%B3%BB%E5%A4%A7%E7%86%8A%E7%8C%AB%E8%BF%98%E5%A5%BD%E5%90%97/04.jpg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8年成立,位于甘肃省南部的文县、武都县。主要任务是保护大熊猫、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保护区,拥有约占全国数量1/10的大熊猫。国家林业局直属的大熊猫保护区是四川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卧龙主要研究大熊猫的繁殖,佛坪主要做大熊猫的野外监测工作、白水江为社区管理示范区域。

    白水江保护区一度因为人类活动让那里的野生动物危机重重,比如大肆砍伐树木、狩猎、人类垃圾污染白水江等等,自从国家加重了猎杀野生动物的刑法之后,狩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今年的地震破坏了保护区的自然植被,大熊猫很可能在严寒的季节下山觅食,白水江保护区的村民和野生动物的食物之争又将上演。保护区工作人员要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力度,同时给予庄家遭到野生动物破坏的村民一定的补偿,这样矛盾才会有所缓解。而人类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乱砍滥伐森林,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寻找更多合法合理的致富之道,国家再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才是解决保护区人类与野生动物态平衡的根本之道。

相关链接: 冬天来了,秦岭大熊猫还好么?
           地震后野生熊猫断粮 恐正面临灭顶之灾
           震后:野生大熊猫的“撵笋”危机
           卧龙:漫长的重建之路
           箭竹开花有害有利 大熊猫不会因此灭绝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
                           -------还有《熊猫看世界》(限量版)珍藏杂志赠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