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率再降预示宏观调控将结束
两率再降,在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夜,人们预料中的降息、下调准备率提早给释放了。央行决定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在这同时,国务院决定从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事实上宣告:从紧的政策已经真正的松动,前一阶段的一保一松的货币政策又有所改变,再次双降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经济陷入通缩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同时中国央行在与全球央行达成共识,进入新一轮的降息通道之中,以尽量避免外部经济环境带了的经济大滑坡。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将结束,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政策已经曙光在即。
两率再降对于楼市来说,无疑是利好,而且这个利好将意义深远。这一年来楼市的观望气氛严重,可以这么说,一方面是07年的房价涨幅大大透支了民众对于房价的预期。对于07年不断产生的地王,一方面是蓄意扩张的大开发商财大气粗、志在必得狂妄掠夺;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政府没有进行正常疏导所造成的。一旦此区域地王产生,将代表此区域房价又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另一方面,在从紧政策的打压下,楼市的疯狂性得到大大的遏制,房地产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但市场在购房者从以前怕买不到房子,一下子演变成了买方市场,人们的心里特征当然是买涨不买跌,如同股市一样。观望气氛不断蔓延浓烈,尽管不少开发商在资金链紧张的窘迫面前,出现了新盘低开销售和直接打折销售,但在舆论的导向下,购房者还是一片迷茫,甚至购房者不是在观望,而是在等待。这种等待把真正的刚性需求严重遏制掉了。这取决于前一阶段宏观政策尚处于一个变动区间,政策走势还不甚明朗。
这次的双降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再次给出明显的信号,消极等待将会大大错过机会.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不可能在中国这样一个正迈入城市化进程中而突然夭折。人们可以再等待,但是随着经济扩张政策再次兴起,银贷的不断放松、利率在降息通道上迈步,给开发企业带来了活力,资金链得以改变,财务成本不断降低,给与企业的存活与发展带来生机,房地产市场的颓势将马上扭转,房价永远是昨天最便宜。
我们说本论宏观调控起源于对房地产的调控开始,以前由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倾斜,加上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最为独特,人口最多的超级大国,住房消费热点当然容易红火。实际上到了本世纪初国家对房地产的倾斜还是较大。尤其是2000年福利购房政策取消,政府开始通过退税、申办户口等配套政策来鼓励购房,房地产赋予肩负起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其增长速度异常耀眼。但是随着04开始年房价的急速节节推进,国家才看到了房地产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它是一个牵涉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于是出台系列政策,开始对房地产进行打压。
但是过度打压必然矫枉过正,我一直担心经济是否会陷入结构性通缩的陷阱里去。所以我一直建议,我们要改变这种低迷的现象,必需要改变矫枉过正的从紧的政策,原因很简单,实体经济已经深受其影响,上半年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楼市股市流动性不足,经济有转向通缩的风险。不要陷入美元的陷阱,当年德国和日本就是陷入了美元预设的陷阱,从担心流动性泛滥转向通缩,结果导致二十多年的低迷。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防止螺旋式通缩。
现在全球都进入了减息通道,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大势,另一方面,拯救市场的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刺激经济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降息下调准备金的通道,这个通道早打开比晚打开好,成本要低得多。
在当前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的前提下,市场要想继续反弹,楼市要想摆脱低迷,中小企业要想可持续性的发展,经济要想避免衰退的边缘,政策还要继续护市,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等。我们乐观的预计着,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即将结束,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扩张政策的曙光已经历历在目。
精彩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