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把黑暗转为阳光或更具危险
朱大鸣

合法化或是一颗病毒弹
面对日益高涨的民间融资需求,央行15日首次表态,建议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并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这将是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后更重大的一次金融突破。
笔者认为,央行的民间融资合法化阳光化的建议并非又十分充足的理由,反而是自己给金融系统和社会注入了一颗病毒弹,至少目前情况,不应把民间融资合法化,因为这样,很可能是鼓励了高利贷,给高利贷更大的成长空间。再者,如果企业要靠民间融资来发展的话,实质上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民间融资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滑入了高利贷的泥潭。当前的融资困难,是与央行的政策偏离企业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高利贷具有特殊杀伤力
高利贷至少有以下几个破坏作用:
第一,高利贷最大的危害是,当这些病毒潜入生产经营领域,由于利息带太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到最后,通胀反而成了顽疾。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就是反通胀,结果是背道而驰。另外,由于央行遏制热钱,热钱反而转入地下钱庄,通过地下钱庄、民间借贷进入生产领域,危险些更大,央行是把银行里的热钱给堵死了,但是,却在民间融资开了一道窗口,堵热钱等于没有堵住,反而伤及企业的正常贷款。就像一只松鸡,一头扎进雪堆里,只顾头,不顾腚。
第二,造成社会不安定,容易产生社会纠纷与治安问题。由于高利贷的高利润,于是会吸引各种人士的参与分利,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很难说不危及社会治安。
第三,给洗黑钱制造了温床。由于高利贷的隐秘性和私人性,地下钱庄也很可能为洗黑钱提供了温床,为热钱流入提供便利。
第四,养成一批食利阶层,通过放贷来谋取暴利,实业遭遇破坏。因为市场的主体都是为利而来的,放贷比做实业更有利润,而且来的很快,很容易造成更多的资本参与其中,破坏生产性的实体。而且,还可能造成实业的畸形发展,犹如给实业身上绑了一个炸弹。
“驴打滚、利滚利”为何遭遇历代谴责
高利贷俗称驴打滚、利滚利,容易引起人们对于坏的历史基因的联想。比如想起了窦娥,想起了黄世仁,等等。从历史上来看,凡是高利贷盛行的王朝时代,基本上都属于王朝的末期。各朝各代,对于高利贷的管理和打击都是十分沉重的。窦娥就是被高利贷所逼而死,古代社会很多农民经受不起地主的高利贷盘剥,揭竿而起的事情很多。可见,高利贷是一种最残酷的资本,是钱生钱,它也是破坏社会正常机体的病毒。
高利贷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生产性的借贷,一种是消费性的借贷。笔者分析,这两种高利贷都有其历史成因。
第一种是生产性的高利贷是因为企业或者农民因为要生产,但资金不够,或者遭遇灾情,通过正常的途径借不到钱,只好向高利贷者借钱。这种故事太多了,而且,历代总是逃不过这个宿命,比如,一个地主给一个受灾的农民借款,抵押物是土地,那么,到了还钱的时候,万一不能归还本金和高额利息,只好把土地给了地主,那么,农民就只好去流浪,变成了雇农。这种事情在以前的历代王朝频频上演,正是这个很不起眼的事件,动摇了历代王朝看似坚不可摧的根基,朱元璋的先祖就是这么一个农民,刚刚开辟好一块土地,就被高利贷霸占,
只得转移到另一块荒地在开垦。如此循环,生产者没有得到想要的生产资料,而食利者却得到自己不耕种的生产资料。还有一种情况是经商的人没有本钱,借高利贷,一些文人没有钱去应试,借高利贷,这些的破坏性没有农民和高利贷者的高利贷危害大。
第二,是消费性的高利贷。这种高利贷起因是因为暂时性没有生活来源了,为了活命,只得借高利贷,这种破坏性也是很巨大的。为什么呢,我们国家在古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的国家,三年一灾难并非虚构,而农民的生活资料不是很多,即使是丰年,也不过仅仅够填饱肚子。地主就不同了,丰年贱买粮食,灾年贵卖粮食,为了保住吃饭的本钱,只好去借高利贷。看看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就知道了,即使是丰年,也未必对于古代的农民是好事。
以上是历史形态的高利贷的起因,实际上,无论是现代的高利贷还是古代的高利贷,都有一个原因,就是信贷收缩。既然正规途径借不到钱,只好私人拆借。由于高利贷的丰厚利润,所以,风险也就很大。一旦还不起钱,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比如,这个企业可能要倒闭、农民要破产,对生产领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生产者是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既然这个基础破坏了,其它问题又会连锁产生。
如果高利贷再与黑势力结合,那高利贷就有了暴力的特征。纵观古今中外,黑势力插手高利贷业务造成社会不安的典型案例很多。这对于社会治安造成严重的损害。
民间融资合法化不宜大规模推行
不过,高利贷既然会存在,总有理由支撑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适度的高利贷的确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活跃市场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无论如何,高利贷依然是一种被迫的关系,它的高度腐蚀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不要给高利贷以任何松动的裂口使它们扩张,民营银行要缓建,如果把民间融资当成正规借贷,或者说是替代了正常的融资渠道,那无疑是高估了民间借贷的作用。大范围的实施这种民间融资合法化,至少现在是不成熟的。
精彩推荐:
股市究竟患了什么病
小非酿造股海惨案的水母
止跌反弹能否持续
股指旱地拔葱意欲何为
生命之源提价有什么影响
技术反弹就在眼前
股市惨剧就是打压楼市的明天
散户如何应对当前的大跌
PPI涨幅居高不下,房价从何而跌?
寻找击破2400点的真正凶手
上调工资的呼声为啥那样高
股指跳水是为跳高做准备
绿色股市还会继续吗
谁在制造深圳房价暴跌的阴谋
后奥运时代你还持币观望吗
今年春节要送礼 送礼不送脑白金
工资涨不过油盐材米醋 下半年房价是上行还是下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