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市评论 |
周五关注几个关键点
周五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关口,即使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本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能否为六月提供一个铺垫,周五将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交易日。
第一,中国石化、中国石化等石化崛起,并没得到市场的认同,金融板块、地产板块没有坚守阵地股指放水,股指期货概念3G板块、通信、化工、医药板块、新能源等等前期活跃的题材股还有些活气。市场观望情绪的不断抬头,最后半小时没有挺住,尾盘以3401.44点的次低点收盘,成交量为683.22亿元。可关注关注石化双雄的明日继往情况。
第二,说说CPI。关于通胀的遏制办法,有了新枪。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下调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此举有助于实现将我国全年CPI控制在4.8%的目标。财政部是在28日公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口暂定税率的通知》中宣布以上措施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将冻猪肉进口税率由目前的12%降低至6%,降幅达到50%。笔者以为,不通过加息等货币手段而通过税收手段控制CPI,无疑能够更好的遏制此次输入型的新通胀。
第三,基金背负的砸盘恶名,为后来者设置很大的困难,不过,与不断下降的基金首发募集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基金的户均认购金额却在一路走高。四只基金周四同时发布成立公告。从四只新基金募集的情况看,偏股型基金募集规模明显不敌债券基金。看看明日的机构如何表现了,是否还在退却呢,还是积极作为呢,大家拭目以待。
第四,为了遏制人人害怕的大小非解禁,上交所再发新规细化大小非解禁。上海证券交易所昨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专场业务办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再次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指南》规定,大小非减持比例达到5%的,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并在公告后的两天内不得再行买卖。
第五,关于券商的动作,有消息称现在,许多证券公司摩拳擦掌开始备战融资融券业务,有的公司专门成立了开展此项业务的信用交易部。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推动国内券商转型为名副其实的投资银行。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期间可能主要面向机构客户,个人客户可能面临较高门槛。
第六,另一则消息是上海日前制定《上海市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国企的金融投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严格限制企业从事期货投资、股票投资和委托理财,适度控制企业购买债券和基金;企业的金融投资规模和比例应当与自身的权益和财务融资能力匹配。
精彩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