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世博(六)沪上生态家
标签:
夜场世博零耗能生态家老年人 |
分类: 玩乐——畅游世博 |
伦敦有零排放馆,上海也有零耗能馆,这就是上海案例馆——沪上生态家。“沪上生态家”原型真实存在于上海闵行区,由一幢集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十大新技术的生态办公示范楼和两幢住宅示范楼组成,
在伦敦零碳馆的南面,上海案例馆的小楼外观与普通住宅相仿,而里面却蕴藏着先进的环保理念和高科技元素,楼内的所有能源消耗均可自给,与伦敦零碳馆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由于所处地域的关系,我觉得上海案例馆与我们的未来生活更为息息相关。
小楼采用传统南北通的板式结构,看似平滑简洁的南面屋顶,其实安放了薄膜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收集阳光转为电能;而在另一侧的追光百叶则会“追“着太阳调节角度,既能遮阴纳凉,又可以反射阳光,提高室内亮度。风大的日子里,分布在屋顶各处的5组竖轴静音风力发电机也能为小楼提供足够的电源。当室内光线达不到照明标准时,窗帘百叶会自动调整,同时室内灯光会自动亮起。
整座房屋的建筑材料源于“垃圾”。立面乃至楼梯踏面铺砌的砖,是上海旧城改造时拖走的石库门砖头。内部的大量用砖是用“长江口淤积细沙”生产的淤泥空心砖和用工厂废料“蒸压粉煤灰”制造的砖头;石膏板是用工业废料制作的脱硫石膏板。此外,木制的屋面是用竹子压制而成,竹子生长周期短,容易取材,可以避免木材资源的耗费。“聪明屋”的阳台制作也采取了“工厂预制、整体吊装”的方式,以把建造污染降到最低。
另外利用旧砖砌筑的“呼吸墙”的先进设计,也为建筑墙面穿上一层“空气流动”内衣,可以降低墙面的辐射温度,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沪上·生态家”选取了4种家庭形态作为展示单元。二楼的主题是青年公寓和三口之家。展示着从竹简到纸张的发展历史和文字载体在“后纸张时代”的发展趋势。

来到“三口之家”,一家人可以坐在客厅观赏不需戴眼镜的3D电视,一面巨大的电子涂鸦墙让孩子的想象力恣意挥洒。一个还可以帮助家长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机器人,十分贴心。
在三楼“三代同堂”展区,家庭信息交互系统像一面电子显示屏,但是可以手写信息,并将其直接拖到家人头像上,就相当于发送了短信,方便记不住电话号码的老人来随时与家人联络。
厨房宽敞明亮,炊具能联网下载菜谱。未来厨房里具有科学收纳功能,不见了诸多的瓶瓶罐罐,调料都被装进了暗格,要用的时候只需要在厨房的触摸屏上敲打几下,输入用量,就会从暗格下方的小孔中流出所需的调料。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机器仆人随时听候主人的指令。可别小看它,炒、炸、煮、烧、焖等传统烹饪工艺样样都会,还能根据主人的特殊口味进行爆、熘、煸、烹等个性化烹饪。想换花样,也不难。它的智能设计中包括有中国八大菜系掌门在内的22位顶尖烹饪大师和营养专家设计的300道—600道菜肴,主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色地方风味。当烹饪机器人利索地烧出一道道可口菜肴后,主人只需安心等候送菜机器人端菜上桌。

卫浴设施把水分为洁净的“白水”、用过的“灰水”和“黑水”即污水三类,能循环再用的绝不浪费。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四楼“乐龄之家”,这里是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幸福家园。
洗手台下角的可调控按钮发出红蓝色的光,让老年人在未开启龙头前就能知晓水温,以免烫伤。
厨房的灶台和所有橱柜都是电控升降,免除老年人弯腰爬高的不便。操作台边还设有报警按钮,老年人在遇到不适时可及时呼救。
坐进沙发,随手按一下旁边的小按钮,健康状况就悄悄测出,大字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功能齐全的护理床,敬请卧床的老人放心。医生不在身边,体温、血压等生命指征会及时传递到远程医疗中心。
守候在床头家居监控机器人,它不但会监测病情、端水喂药,宽大的后背还设计成了扶手椅,并装有控制手柄,可供老人当轮椅使用。家居监控机器人还可以接收主人通过手机、电话发出的指令,遥控操作电器,甚至监测火灾、门窗入侵等险情,是老年人生活优秀的机器管家。
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热切期盼这些高科技的成果能早日走进寻常百姓家,惠及老年人和所有需要的人。
最新博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