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权”裸露了谁的贪婪
作者:吴永麟
河北武安教育局8月19日晚进行人事变动,局长冯云生将退休。多名知情人证实当晚冯云生签署了大批调令,将150多名农村教师调入城市。在办理这些调令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败行为,而且形成了比较一致的“价码”。(《中国青年报》9月16日)
教育局长在离任当夜,突击调动上百教师入城,这“一夜权”裸露了谁的贪婪,折射了官场的一种什么黑幕?
据当地论坛的帖子称,农村中学的教师由于被抽调入城,教师缺乏,课程难以安排。而城市学校的教师,严重超编,人事愈加臃肿。本来教育部门要想方设法,给农村学校安排更多的老师,稳定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发展农村学校的教育。但为什么一位离任的局长,在离任的当夜签署大批调令,将农村虚缺的150多位教师调入城市?笔者想,一位当了12年教育局长的人物,不可能不认识到当前农村学校教师虚缺造成农村教育滞后的困境,他却在离任时的最后一夜,签署上百教师入城,这折射了一种权力的畸型与贪婪,权欲的狂嚣与私念的无耻。
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是服务百姓,为百姓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广大人们利益的。同时,官员还要至力于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进步。然而“为私利而谋”成为官场流行的一大潜规则。试问,一心为私的官员,心里哪里有天下?哪里有百姓?一位教育官员,心里只有私利,自然就没有人们的教育,教育又怎么能办好呢?当前,乡村教育的滞后让人堪忧,试看中国的版图,大半的都是乡村,为了城市而遗弃乡村,这是教育的一大失败。近年来,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愈来愈少,素质愈来愈差,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教育官员忽视了乡村的教育,更深的层面,是教育官员的贪婪和自私造成的。一位离任局长可以在离任当夜签署150多位教师调入城市的调令,试想,在平常的日子,城市学校凭着其强大的竞争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乡村教育如何能敌城市教育?从此,人们可以看到,乡村教育的落后,深层的原因来此于官场的“为利而谋”,乡村“无利”,注定落后,官场“为私利而谋”潜规则的流行,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当前,时常听到批评教师灵魂墜落的话题,部分教师也确实拜金成风,师德沦落,唯利是图,但试想一下,“一夜权”的离任教育局长,可以在一夜间签署150多位教师调入城市的调令,由此可以看到教育官场的黑暗,教育官员灵魂的污浊与人性的灰暗、无耻与贪婪。教育官员的形象是统领人心的,统领教育灵魂的,这样堕落腐朽的形象,又如何去影响和提高教师的高尚灵魂,又如何去培养教师的师德?在猥琐环境下工作生活的教师,怎么能不受污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