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推荐:从《郑风》中看男尊女卑之爱情观 艾珮茹

(2016-08-13 18:03:54)
标签:

《诗经》专题

学生评价性习作

《郑风》

男尊女卑之爱情观

艾珮茹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习作推荐:从《郑风》中看男尊女卑之爱情观 <wbr>艾珮茹

从《郑风》中看男尊女卑之爱情观

高一(13)班  艾珮茹  星级:★★★★

 

    一、《郑风》的起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曾被学者李山评价为“民族文化创生时期产生的精神花朵”。《郑风》作为《诗经·国风》中存诗最多的一类,有着独具的地域环境特色及文化表现。

    那么,《郑风》独具的地域环境特色及文化表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郑国地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各国经济文化来往密切,且郑国深受殷商文化的影响,传承其独特的风俗文化,经济高度繁荣;其二,《郑风》诗歌产生于溱水、洧水两条河的交汇之处,丰富的水资源、奇特秀丽的山川美景深深影响着郑国的风俗文化。有了以上这两方面,不仅促进了郑国的经济繁荣,也造就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因此,人们可以过上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的美好生活,创造出《郑风》中独具特色的情歌风格。

    二、《郑风》显示出的问题

    《郑风》总共有21首诗歌,但情歌占了大部分。郑风地处中原地区,经济繁荣带来思想开放,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造就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成就了《郑风》中流传千古的情歌。但这些本应该被人们仔细品味,认真钻研的诗歌竟被那些满腹经纶的学者用“淫”所误读。自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郑声淫,佞人殆”后郑声就一直被冠以“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头衔。本只是“郑声淫”,但渐渐地,“郑声淫”在封建思想的引导下,被大学者们用夸张的笔墨变成了“郑风淫”。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禁想到《郑风》作为民族文化创生时期产生的精神花朵——《诗经》中最具特色的篇章之一,为什么会被我们所尊敬的大学者们作出这样的评价呢?对此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1.《郑风》“淫”究竟是揭示了其本质还是因为违背了所谓的伦理道德而被学者反驳,被世人所谴责呢?

    2.如果是因为违背了伦理道德,那么《郑风》到底是冲击了哪种社会风气,导致其受到学者们如此强烈的反驳呢?

    下面,我将作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三、对《郑风》问题的思考

    1.对《郑风》部分作品的浅析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在《郑风·溱洧》中,作者描写了三月三日民间上巳节未婚男女在溱洧河畔相互嬉戏、相互打闹的动人情景。全文以“蕑”“芍药”这两种香草为线索,由大自然的美好向爱情的美好转变,层层递进,表现了男女相聚趁机表达向对方表达爱意的场面。从“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中可以看出来全文以女方主动为主,女方豪爽开朗、对爱情大胆追求的性格与男方羞涩腼腆、对爱情委婉被动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便显然与以往的爱情诗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男女在爱情中所占据的位置似乎来了个大反转。

    除此之外,若暂且把《郑风·遵大路》当作男女之间的情诗来看待,其全文亦是围绕男女关系来叙述的,但《遵大路》与《溱洧》比起来,却显得格外的凄清惨淡。有人说这是一首妻子送别丈夫的诗,但在我看来,这是一首男子抛弃女子的诗。从“‘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一句中不难看出女子对男子的苦苦哀求,恳求男子不要离开自己,全文没有表明男子离开的原因与最后是否留下,但是可以看出来的是女子对男子用情之深,想要尽全力去挽回自己心爱之人。虽然这两首诗表达的形式不同,一首是幸福美好,另一首则是凄惨惆怅,但其中女子大胆主动的形象都与人们印象中窈窕淑女、温柔保守的形象截然不同,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郑国敢于打破封建制度,向往自由的风俗文化。除此之外,在《郑风》冲击封建制度的基础之上,我发现《山有扶苏》《褰裳》《子衿》等等都以女子的口吻去叙述对男子的感情,如对男子的思念、对男子的责备或是对男子的俏骂等。对此,我初步判断《郑风》之所以被学者们评价为“淫”,与其表现出来的男女地位与冲击封建制度有关。

    2.从部分学者(朱熹)对其评价来看

    《郑风》自为人们熟知以来,一直都是学术界所争议的焦点。《毛诗正义》曾说:“《将仲子》等六篇,皆庄公诗也。《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及《扬之水》皆云‘刺忽’,则《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在其间,皆为昭公诗也。”除此之外,朱熹《诗集传》曾斥《遵大路》为“淫妇”诗,他说:“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在朱熹眼里,《遵大路》中的女子如《氓》中女子一般,被人抛弃乃是罪有应得,以“淫妇”斥之。再者,朱熹也曾在《郑风》题解中说:“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不啻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或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朱熹作为宋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不论是孔子、朱熹或是《毛诗正义》,都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对后世造成极大影响。那为什么会对《郑风》有如此强烈的反对呢?在我看来,这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从学者对《郑风》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大学者们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企图用伦理道德来批判《郑风》,朱熹把《郑风》和《卫风》相比较,得出《郑风》中所谓“淫诗”“女惑男”的结论,有学者认为这与诗歌采用的人称和视角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朱熹释诗并非在鉴赏文学,他只是在进行道德批评,然而,在这种以道德批评为主的释义中不自觉的融入了审美批评。《郑风》共有21首诗篇,但其中就有15篇被朱熹称为所谓的“淫诗”。在我看来,我比较赞同“道德批评”的看法,不管是儒家学者、朱熹或是其他反对“郑风”的学者,他们对《郑风》的看法及评价都是建立在当时社会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之上的,而这种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男尊女卑”。

    3.对问题的总结

    由上述推论我思考到,《郑风》之所以被学者们所反对,是因为它违背了封建社会下发展的主观规律——男尊女卑。《郑风》中与其他爱情诗截然不同的大胆主动的女子形象不仅展现了《郑风》独特的风俗文化与对自由的向往,更加反映了人们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与挑战,而这种挑战最大影响到的便是男性的地位。在古代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占支配地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渐渐地在体力上占据优势,所以妇女的地位也就越来越低下。不管是西周的一夫多妻制,还是宋朝女性的裹脚都反映出古代女性的权利随着朝代的更替被逐渐剥夺,以至于到最后女性的权利基本丧失。所以渐渐地,“男尊女卑”似乎成为了统治者管理社会的一大准则,于是《郑风》也因其自由开放的新思想而被学者们所反对,成为封建统治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之一。

 

    参考资料:

    1.吴泓工作室《诗经》专题指南

    2.郑风淫_是朱熹对孔子_郑声淫_的故意误读   徐正英陈昭颖

    3.试论《诗经 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吕安宁

    4.朱熹对《诗经 郑风》训释的突破及其意义  吴建辉

    5.百度百科

 

 

说明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给学生(孩子)一点成长进步的时间,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附1:专题学习教师设计课程

★★“世界最美的书”:《诗经》专题学习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zou.html

★★读《边城》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v2.html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z.html

 

★★侯孝贤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1n.html

★★张艺谋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xeo.html

 

★★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1b.html

★★寂寞圣哲系列:非常师生(孔子及弟子)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4up.html

★★“阅读萧红”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学段分配)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1nr.html

★★“走进《雷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77t.html

 

附2:专题学习学生论文习作

高一(16)班《诗经》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dn.html

高一(16)班《边城》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vmv.html

 

传媒艺术班“读”张艺谋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8i.html

传媒艺术班“读”侯孝贤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wi.html

 

高一(13)班李白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2s.html

高一(13)班《论语》专题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65i.html

 

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887.html

高二(13)班萧红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9d8.html#comment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阶段性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0cu4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