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在2007年8月就指出大盘将在2007年10月到达6000点上方就会结束牛市一样,今年2月初,当指数站上了久违的20周均线后,我们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从6124点开始的熊市已经结束,大盘开始了又一轮牛市。其主要的技术依据就是下面这张图:

上图中的粉红线就是20周平均线,当1996年大盘指数从998点上来突破这条线后,牛市就开始了,这条线一直到6124点也没破过。去年1月大盘指数向下突破了这条线,熊市就开始了,指数也就一直在这条线的下方运行。今年第4周冲破牛熊分界线20周平均线后,就再也没有回到20周平均线的下面去过,即使在今年2月底大盘下跌的时候,我们也是拿这条线的支撑来作为自己对后市预测的理论依据之一的。现在该线已经向上翘头,将支撑着大盘的中期趋势。
到本周一(4月20日),大盘从1664点上涨到2559点,已经上涨了53.78%,即使从去年的12月31日的1814点算起,也有41%的涨幅,几乎所有的板块和个股都已经轮炒了几遍,很多分析师指出,已经没有价值低估的股票了。但是我们还是发表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文章,指出即使指数在“险峰”,个股仍有价值洼地的观点。那么,什么是“险峰”上的价值洼地股票呢?当时我们只是在圈子内部作了介绍,博客上没有详细展开。其实这样的股票还是很多的,
600887伊利股份就是其中的一个。
有人说:“哇,平时一贯崇尚价值投资的大卫先生,怎么找了一个亏损股啊?你看,市盈率还是负70多倍呢”。此言差矣。我们知道,市盈率(简称PE)指的是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市盈率是一个静态指标。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
还是拿伊利股份来说,去年三鹿的问题奶粉事件,给整个中国乳业造成了集体性的沉重打击,消费者对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及液态奶的消费大幅减少,严重影响到国内乳制品的生产。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产量所受冲击最为严重,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28.8%;液体乳产量同比下降32.5%。伊利股份也没能幸免,该公司去年的亏损已成定局,市盈率为负数也不足为奇了,4月30日该公司年报公布后甚至有可能被带上ST的帽子。但是,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伊利依旧具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拥有年销售数百亿的产销能力,近二十年的发展,根深蒂固,实力毋庸置疑。
今年,众多消费者开始转向国内品牌。伊利成为回暖最快的品牌。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品销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增长幅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最新的消费者品牌调查数据也显示,伊利无论在“品牌信赖度”还是“品牌受欢迎程度”上都排在行业第一位。在对品牌的地域选择上,经AC尼尔森等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伊利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几款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已成为消费者信赖的首选乳品品牌。
今年1月伊利液奶整体销量同比增长8%,预计09年伊利液奶销售将会突破300万吨,实现增长。在奶粉市场上,目前伊利的奶粉销售恢复最快,也是抢占三鹿让出的市场最多的一家,1月份奶粉收入已达6亿元(含税),同比增长20%。同时占有20多亿市场销售额的特仑苏受OMP事件影响,让出的市场份额也使得伊利高端液奶产品受益,二月份上半月两种高端产品“金典”和“营养舒化奶”均有15%左右的增长。从成长性这一块来看,伊利也具有高成长性,符合优质企业的标准。
市场研究机构普遍认为,销售的利好表明伊利集团已经彻底走出了2008年的乳业危机,其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作为乳制品行业的巨头,伊利股份的液态奶及冷饮业务在未来2年依然会保持原有的增长态势。奶粉业务虽然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遭到打击,但是三鹿倒掉之后空出来的奶粉市场,无疑给了伊利奶粉业务更大的增长空间。
从走势上看,600887伊利股份也已经摆脱了31.67元下跌以来的长期下降通道,走上了一个标准的上升通道。见下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600887伊利股份还是“险峰”上的价值洼地。当然,我们最后还是要提醒的是,今天我们举例分析这个个股,并不是推荐大家一窝蜂的去买入,只是提供一个选股的思路。今天上午大盘下跌1%,伊利股份逆势上涨3.11%。具体的买卖点位,还要具体分析。
经常来大卫的博客看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http://www.k369.com/2009/i/gif002.gif
加载中,请稍候......